赵女士上周到药房买了一些泻药,打算给身体来次彻底的“排毒”。因为休年假时,吃了不少油腻的东西,赵女士想把吃下去的东西“泻”出来,这样就不怕脂肪高了。
吃了一段时间的泻药,赵女士觉得身体有些吃不消,胃口不好,月经不正常,脸上长了不少的颗粒,非常不舒服。昨天(9月11日),她到医院求助。当医生劝她停止用泻药,她的内分泌已经失调,再不调理,身体会出大问题。记者采访了厦门市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他们说,乱服泻药导致身体出状况的患者,他们经常遇到。有些人为了缓解便秘吃泻药,有些人把泻药当成美容药来排毒,都是错误的。
泻药≠便秘万用药
田小姐最近工作压力大,睡眠严重不足,出现便秘。她的抽屉里常备着泻药,她告诉同事,要是便秘的时候,就吃上一点泻药,泻完了肚子就不涨了。医生告诉她,泻药并不是治疗便秘的万用药
市中医院副院长耿学斯说,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的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但要注意,此类药可能让人形成药物依赖,不宜长期应用。他建议,便秘患者不应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还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并可多吃一些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
174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戴益琛说,经常使用乙醇和服用泻药,可使肠道的敏感度减弱,以致引起或加重便秘。并且长期大量滥用泻药可导致药物依赖,引起结肠黑变病,进而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
泻药≠助消化药
欧小姐的生活习惯不好,晚上熬夜的时间很长,因此这段时间的消化功能不是很好,老是觉得胃胀。她购买了一些泻药。
当天晚上,欧小姐觉得腹胀难忍,照例吃了一些泻药,为了能早点见效,她服用比平常多一倍的量。晚上,她一连跑了几次的厕所。等到半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开始发烧,而且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脱水。在快要虚脱的时候,欧小姐拨通了120。医生告诉她,常规的泻药,并不能替代消化药,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单纯地加剧排泄是无法解决问题,反倒会给肠胃增加压力,造成肠胃功能的紊乱。
信息来源:厦门晚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