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药剂量不能过多,如有过敏反应便提供替代药物,教你正确的用药方法。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上获悉,上海74家市、区中心医院都有“临床药师”,他们为病人用药“掂斤两”,和医生一起为病人的治疗“把关”。
为病人用药“掂斤两”
上海市药学会秘书长张晓敏说,目前本市已有近300名临床药师在临床一线发挥重要作用。本市三级医院配备了4-5名临床药师,二级医院则配有2-3名临床药师。他们深入心血管科、小儿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等药品使用的重点科室,临床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就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性进行全程服务,参加危重病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不仅能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更可节省10%以上的药品开支。
上海市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介绍,有的患者服药后头晕、紧张,医生一般认为是情绪波动所致,但从药学角度而言,这恰恰是药物剂量过多的典型反馈。临床药师的职责,就是为病人用药“掂斤两”,保证剂量更为精准合理。
此次抗震救灾,上海先后派出6名临床药师前往援助当地医院的药品供应和管理,“当时有不少普通腹泻病人,临床医生往往一开就是多片高剂量抗菌药,其实在临床药师看来,剂量只要一半就足够了,过量用药不但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 ”
及时更换不适药物
徐阿婆患有高血压,最近服用医生开的降血压药后,血压倒是降了,但咳嗽却停不了。医院临床药师检查后发现,原来她所用的一种药在少数病人身上会伴随干咳等症状,换了一种药后,咳嗽第二天就消失了。
钟明康表示,临床医生并非“药家”,很多医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方面并不熟悉,这时就需要专业的临床药师把关,修正医生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药师的出现,还能有效遏制医师“开贵药”之类的不正之风。
设计个体化用药方案
54岁的姚女士因发热待查,服用某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较严重的肝脏损害。华山医院的临床药师邱晓燕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嘱咐她肝脏受损后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将她作为追踪服务对象。姚女士和病友不禁感叹:“平时我们都很想知道这些用药的讲究,就是不敢多问医生,有了临床药师真好。 ”
邱晓燕说,临床药师每天都会进行专门的药学查房,有重点地书写药历。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为病人设计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从服药时间、服药注意点、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都要经过临床药师一一把关,病人对此非常欢迎。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本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上海临床药师面临2000多人的“缺口”。目前,瑞金、中山、新华三家医院已建立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华山医院也设有临床药师硕、博士点,每年共可培养输送数十名一线临床药师。
信息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