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不良反应≠质量问题

不良反应≠质量问题

  发布日期:2008/10/28 15:08:11

  张先生到医院看病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了一种口服药物,几个小时后,浑身起了红色的小疹子,还特别痒,挠的发疼也不解痒,他向医生反映药产品质量有问题,医生却介绍,这些症状只是不良反应而已,跟质量无关……周女士在药房购买了一盒“鼻渊胶囊”,回去后却发现说明书上标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这药能吃吗?周女士感到非常疑惑。西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刘主任介绍,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对不良反应不甚了解,提起就有点怕,其实,不良反应并不等于质量问题。

  正常使用也有“反应”

  “大部分药品都有不良反应,这意味着,即使药品出厂时经过严格检测,审批、检验也合格,并按照正常使用量用在了适用的人群身上,也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省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主任杨志信介绍,这是属于安全范围的,但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反应也会有轻有重。当然,药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更可能给患者带来有害反应。杨志信认为,从安全角度讲,药品不良反应症状越明确,越便于医生识别控制。

  就像周女士的疑惑一样,没有不良反应标注的药品能用么?杨志信主任认为,国药准字药品上标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国家是许可这么做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实际上,大多数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有治疗效果往往就意味着也存在副作用,只不过副作用有强有弱,有些因为不良反应并不明显,大家就忽视了。

  专家支招应对“反应”

  西安市南郊某学校的林老师告诉记者,“老药物我很熟悉,孩子和老人谁能放心用,但新药有哪些不良反应我就不清楚了。”

  的确,新药物不断涌现需要大家及时的了解认识,专业医生在给病人开处方时,一般都会权衡利弊,既要治病,又要规避不良风险。因为很多药物就算不良反应比较小,长期服用也会有遭致较强毒副反应的风险。

  如果是家庭用药,您又该如何选药呢,专家建议,仅用必需的药物,不用非必需的药物;用药前尽量了解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清楚所用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避免使用同类毒副作用的药物,如心痛定、尼莫地平、氟桂嗪等钙离子拮抗剂不应合用;尽量减少药物使用的数量和种类;避免再次使用既往曾出现过不良反应的药物。最后专家建议,有条件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信息来源:西安晚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小儿扶脾... 颗粒剂 江西 2017-10-11
云南白药 气雾剂 广东 基... 2015-07-03
氨基己酸 注射液 吉林 基... 2011-09-28
川百止痒... 洗剂 江苏 2018-04-04
前列泰胶... 胶囊剂 安徽 2011-08-31
正骨 酊剂 广东 基... 2016-09-03
痛泻宁颗... 颗粒剂 河南 2016-02-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