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小胖墩容易得糖尿病,骨瘦如柴的孩子可能是“小糖人”的潜在患者。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从世界数据看,20万个儿童中约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一般16岁以前的为I型糖尿病(即遗传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诊到的最小的患者为2个月零9天。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志刚介绍,近两年小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增加0.5%。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比重加大。这些小患者的体型呈两极分化形势,要么就是小胖墩,要么就骨瘦如柴。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专业举行的省内儿童糖尿病普查中,调查了学龄前200多名小胖墩,结果显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高达2.5%,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预示着一部分孩子可能以后容易患糖尿病。
为何后天形成的糖尿病小患儿增多?除了遗传之外,肥胖是诱发主因。而缺乏免疫力,免疫失常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
赵志刚分析,不少孩子都喜欢喝甜饮料、吃油炸食品、垃圾食品,而且吃多了却不愿运动,久而久之易造成肥胖。据临床观察,糖尿病儿童年龄多在学龄前后,7岁左右,而且儿童发生肥胖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减肥是最好的预防办法。”赵志刚认为,科学膳食,补充五谷杂粮,不仅能使孩子保持标准的体重,健康成长,还能有效防治代谢疾病等疾病。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主要是减重,防治糖尿病从科学饮食开始。随着药物的开发,口服药物、胰岛素泵的应用,糖尿病已是可防可控,只要患儿确诊及时,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信息来源:大河网
本站编辑:宋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