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辽宁近两成酱油食醋不合格 原料偷工减料

辽宁近两成酱油食醋不合格 原料偷工减料

  发布日期:2008/11/27 8:31:56

  沈阳晚报讯 11月26日,辽宁省质监局公布了对酱油和食醋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了沈阳、大连等全省14个地区的90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产品,合格74批次,有近两成的酱油食醋不合格,而生产企业多集中在中小企业。

  个别酱油原料偷工减料

  本次共抽查50家酱油企业生产的50批次产品,合格39批次,实物质量合格43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较去年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抽查不合格项为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苯甲酸钠和产品标签。

  据介绍,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它代表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其含量越高,酱油的品质越好,鲜味越浓。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是酱油中除水、食盐、不溶性物质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是影响酱油风味的重要指标。苯甲酸钠是食品加工业中常用的酸性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变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长期食用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并易患上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

  造成这些不合格项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原料投入较少或使用低价的原辅料;二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三是企业对产品标签相关标准重要性认识不够或有意欺骗、误导消费者等。

  部分食醋标签误导消费

  而在抽查的40家食醋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中,合格35批次,实物质量合格37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5%,较去年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了9.5个百分点,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本次抽查不合格项为总酸和产品标签。

  总酸是反映食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指食醋酸度的高低,含量越高产品越酸。标签是向消费者明示产品的重要信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二是企业未严格按照工艺条件制曲发酵,或淋后过量加水;三是企业对产品标签相关标准重要性认识不够或有意欺骗、误导消费者等。


信息来源:沈阳晚报

本站编辑:庞笑颖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氯... 注射剂 驻疆部队 非... 2021-10-28
恒古骨伤... 口服液 河南 2016-08-05
米多君 片剂 广东 基... 2016-07-05
复方聚乙... 散剂 江西 2017-07-07
碘普罗胺... 注射液 江苏 2018-02-28
维格列汀... 片剂 山东 国... 2020-08-24
甲磺酸左... 注射液 江苏 非... 2018-02-10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