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中国号”艾滋病疫苗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安全有效

“中国号”艾滋病疫苗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安全有效

  发布日期:2008/12/2 11:55: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1日在北京表示,一种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非常好”。
  中国目前防治艾滋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公众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制进展十分关注。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研制的DNA—天坛痘苗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自2007年12月1日开始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目前,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即Ⅰa期)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临床试验第二阶段(即Ⅰb期)。

  作为疫苗研制团队负责人的邵一鸣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健康科技高峰论坛”上还透露了疫苗临床试验的具体细节。他说:“从第一阶段看,我们的疫苗明显好于国际上的疫苗,打一针的效果多于国外打三针的效果。”

  更早前的动物实验表明,该疫苗在小鼠及猴子体内均可诱导出很好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并可对猴体感染人/猴免疫缺陷病毒具有保护作用。

  在谈到这一“中国号”艾滋病疫苗的前景时,邵一鸣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他说:“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这些结果能不能走到临床Ⅱ期、Ⅲ期,还有待验证。”

  此前据邵一鸣介绍,该艾滋病疫苗的免疫原选自中国流行最广的HIV毒株CRF-07,包括gag、pol、env和nef四个基因。疫苗的载体选用天坛株痘苗病毒,因为该痘苗病毒曾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天花疫苗,安全性已得到了数亿人群应用的充分验证。

  2007年12月1日,疫苗已通过有关方面的严格鉴定,质量合格,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如果目前正在进行的疫苗Ⅰb期临床试验成功,科研人员还将进行Ⅱ期和Ⅲ期的长期研究。

  国际社会在艾滋病疫苗领域的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余载。虽然耗巨资进行了100多次疫苗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问世,两项已完成Ⅲ期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国际上宣布失败的艾滋病疫苗均为蛋白疫苗或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属于死疫苗。

  与国际上流行的艾滋病疫苗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大不相同,中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是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属于活疫苗。

  这一疫苗研发获得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及欧盟有关项目的资助。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站编辑:庞笑颖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聚乙二醇... 小容量... 广东 非... 2019-10-11
丹芎瘢痕... 涂膜剂 黑龙江 2022-02-22
舒眠胶囊 胶囊剂 贵州 2019-08-09
注射用牛... 冻干粉... 江苏 2018-04-20
复方胃蛋... 散剂(... 福建 2016-03-10
塞替派注... 注射液 吉林 2024-08-09
穿王消炎... 薄膜衣... 山西 非... 2017-09-0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