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医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监管。”WHO总干事陈冯富珍说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传统医学大会上通过了《北京宣言》,藉此促使各成员国重视传统医学这一宝贵资源,将其纳入国家卫生体系。不过,在推广传统医学的同时,WHO也希望成员国关注如何监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多国接纳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与西医学这两个体系不应该发生碰撞,在初级卫生保健层面上,他们应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些不是自然而然的,是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实现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比如中国就已经将这两个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把中医很好的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并且将其视为常见疾病预防性保健与治疗的主要提供力量。”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医药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在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正在逐步突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21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成员国,应赋予传统医学应有的地位。
缅甸联邦卫生部部长Kyaw Myint介绍:“我们国家的卫生政策非常清晰地阐述了要加强有关传统医学方面的服务。国家要不断地加强研发,并且要向社区提供传统医学保健。”
缅甸的传统医学在公元六百年就开始使用,并且成为缅甸医学保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缅甸卫生部考虑到传统医学的有效价值,将传统医学纳入了初级卫生保健的规划中。
与缅甸不同,南非共和国主要通过政策和立法进一步提高传统医学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提升创新力。
南非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M·Sefularo说:“发展传统医学不能够通过弱化强者来加强弱者,必须要靠自己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才能够使自己强大。”
而韩国政府保健卫生部采取的强化传统医学的措施是,不仅允许韩医存在,而且还将其列入医疗保险体系。《本草纲目》、《东医宝鉴》等数十种古典医书里的处方,无须做临床等试验即可由药厂生产。
韩国卫生、福祉与家庭事务部韩医司司长KO Kyungsuk博士介绍:“韩国专门制定了《第一个韩医韩药发展5年综合计划》,计划在2006年至2010年间投入7.62亿美元,使韩医韩药朝着科学化、产业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马来西亚对传统医学(包括华人中医药、马巫医药、印度医药等)一直采取监督而放任的政策。2004年,马来西亚卫生部成立了“传统和辅助医药处”,开始推动传统医药系统化、专业化、合法化,促进传统医学的提升。政府从2006年正式将传统医药(中医药、马巫医药和印度医药)纳入现有主流医疗体系,首先在甲抛喀底,布城和新山中央医院三所政府医院展开实验计划,增设传统医药诊疗部门。
传统医学受到监控
尽管传统医学在世界各国不断升温,但是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都一直是传统医学面临的挑战。
“一些传统医学的体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现在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陈冯富珍说,“传统医学在疗法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确认,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培训资格认证体系等及产品安全严格控制方面,必须要加强监管。”
在全球传统医学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专门邀请了澳大利亚药监局局长Rohan Hammett与各国分享其在保证草药等补充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做法。
Rohan Hammett介绍,澳大利亚规定补充药品必须根据它们所含的成分以及用途来注册,然后通过一些检测和评价系统来评价这些药品的有效性。如果是高风险的药品,就会由监管机构对每个药品进行逐个监管。
“因为大部分的补充药品都被认为是低风险的,因此他们只要求被登记在国家的登记系统里。”Rohan Hammett局长说。
补充药品的生产都必须按照GMP的要求来进行,对药品的数量和成分都有严格的限制,比如一个植物药的成分比例要受到限制。同时,还要保证这些产品的名称和适应症,不能使用一些禁止性的语言。
对于补充药品的新药生产要经过相当长的审批时间,对新药的每一种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这些药物对人体是无害的。
澳大利亚的药监局对补充药品还开展大量的上市后检测,以便及时有效地了解上市的补充药品的使用情况。
“为了检测这些补充药品的毒副作用,我们还设立了厂商报告制度以及绿卡制度。”Rohan Hammett介绍,“我们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鼓励制药厂商能主动向我们报告药品的安全性,当然这种报告并不是强制的。”
链接
1978年,世卫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第一次号召世界各国和政府将传统医学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此后30年中,传统医学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数以百万计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草药、传统疗法、传统医师仍是最主要、有时甚至是惟一的卫生服务来源。
信息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