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周至县25名农民吃乌药一小时后中毒 原因已确诊

周至县25名农民吃乌药一小时后中毒 原因已确诊

  发布日期:2008/12/30 9:42:50

  华商报讯 因食用流动小贩兜售的未煮熟的“乌药”,周至县终南镇东大坚村25名中老年人中毒,出现口舌腿脚麻木和呕吐症状。

  经专家确诊,中毒原因为乌头碱中毒。昨日,西安市已组织有关专家,会同周至县联合展开急救。卫生、警方已介入调查。

  事件回放吃乌药一小时后中毒

  昨日(29日)上午8时,一名约50岁的中年人拉着板车来到东大坚村,售卖“熬好”的乌药。

  村里的中老年人都有食用乌药的习惯。46岁的村民何蜜锋说,那中年人卖的乌药两元钱一大碗,比其他卖药的要便宜。很快,村里不少村民赶来买,仅1个小时,中年人带的乌药就全部卖完了。

  72岁的任云香和儿子各喝了一碗。一小时后,开始出现呕吐,随后浑身无力。紧接着,服药村民陆续出现类似的症状,并相继前往终南镇医院救治。

  医院现场“感谢医生,我捡回一条命”

  下午5时,被紧急转往周至县人民医院救治的78岁的王志高,仍在重症监护。

  王志高也是所有中毒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因为先前患有冠心病,被转送到医院时,一度心率失常极度危险。经紧急抢救,苏醒过来的王志高激动地说,多谢医生让我起死回生,“捡回一条命”。

  据了解,在接连接到中毒病例后,终南镇医院因医疗条件有限,立即将群体中毒情况向上级反馈。周至县卫生局组织力量,将25人移送到周至县人民医院和周至县联合医院救治。目前,其中7名年龄偏大的重病患者仍在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截至昨晚7时,25名患者病情已稳定。

  中毒原因确诊祸源为乌头碱

  据悉,本次中毒的全为东大坚村服用乌药的村民,以中老年人居多。

  据周至县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接到中毒病例后,医院准备了排毒汤,对中毒患者先期排毒,并对重症患者专门安排心电监护和用药治疗。

  下午2时许,西安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带领西安市专家赶到周至,专家会诊认为,患者系食用没有完全煮熟的乌药所致,属乌头碱中毒。

  紧急避险周至派员普及药理知识

  据了解,周至县东部地区的群众在冬季历来有食用乌药的习惯。村民认为乌药有保健作用,对胃寒、食欲不振、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疗效。此前未发生过类似中毒事件。

  中毒事件发生后,周至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各乡镇负责,在事发地进行宣传,普及药理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慎食乌药;由卫生局负责,选择最优的设备、最好的药品,全力以赴救治中毒人员。

  目前,周至警方已经展开调查。有中毒村民称,卖药的是终南镇豆村的一名村民。记者从终南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责任人尚未确定,案件也未定性,需进一步调查。

  省卫生厅发预警公告禁食乌头碱类药物

  昨日,针对周至县终南镇25名群众食用乌药中毒事件,省卫生厅发布预警公告,禁止食用乌头碱类药物,防止中毒。

  公告要求全省餐饮经营单位、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建筑工地食堂严禁用草乌、附片等乌头碱类药物煮在肉食及其他食物中出售,以免发生乌头碱中毒;各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媒体和公告形式,广泛向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宣传食用乌头碱类药物的危害性,提醒群众切不可将乌药当做食物食用;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生乌头碱中毒就医的病人,要积极组织抢救。同时将中毒情况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链接

  什么是乌药

  乌药一般为黑褐色,形似荸荠、生姜。本身含有乌头碱有毒成分,如果煮不熟,病毒很难排净。首先煮药要用开水慢煮,不能用凉水;慢火熬十余个小时,彻底煮熟,服用时最好不要喝凉水。

  乌头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川乌、草乌,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可温中散寒、祛风止痛。乌头类药物均含乌头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民间传说可以壮阳。


信息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祛痰止咳... 胶囊剂 西藏 2020-06-30
解毒生肌... 新疆 2018-06-30
富马酸替... 胶囊剂 陕西 2019-05-20
倍他米松... 注射液 江苏 2018-04-11
京都念慈... 煎膏剂 贵州 2018-11-06
参芪降糖... 颗粒剂 福建 低... 2015-12-31
克淋通胶... 胶囊剂 陕西 2017-02-1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