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快检技术辨别药品真伪

快检技术辨别药品真伪

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日期:2009/9/3 11:39:23

  外观鉴别法。即利用包装、说明书、药品外观的特异性甄别药品的真伪。若要掌握这门技术,执法人员需认真分析每时段的假冒药品动向和品种,搜集正品药品的包装、说明书及药品,仔细研究各部分特征,反复比较,强化印象,并在日常稽查中有针对性地检查。一旦发现可疑药品,执法人员可与标示厂家所在地药监局或药品生产企业联系,请他们进行协查和鉴别。2008年,江西省于都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运用这种方法共查处假冒药品16批次,货值0.49万元。

  快检室测定法。在日常监管中,针对涉药单位药品贮存条件不到位,药品性状、理化指标等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抽取少量药品,利用快检室仪器对某些项目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正式抽验。利用这种技术手段,2008年于都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快检室初筛检验药品218批,经初筛正式抽验85批,送市药检所检验不符合规定63批次,阳性率达74.1%,货值8.9万元。

  检测车检查法。于都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备的检测车上增加了澄明度检测仪、PH计、药典筛和快检箱。检测车下到各涉药单位后,在利用近红外检测仪检测的同时,执法人员还充分利用车上的其他仪器和新增仪器对可见异物、PH值、颗粒剂粒度、溶化性以及中药饮片性状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有疑问的药品当场进行抽验。通过上述方法,共检出金钱白花蛇等10批次假冒中药饮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等11批次假劣药品,货值1.2万元。

  信息查询法。执法人员从各种媒体(包括药监系统网站)上搜集有价值的假劣药品信息,汇编后拷贝到两台手提电脑上。执法人员到涉药单位检查时,应时刻留意是否有相同的假劣药品和药监系统公布的不合格品种,如果有上述品种则加大药品质量初筛力度,从中发现假劣药品。例如于都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某医疗机构检查时,通过假劣药品信息系统查询发现,标示某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多个批号被有关药检所检验出可见异物不符合规定,而该医疗机构也购进了该药品的另一批号。执法人员当场用检测车携带的澄明度检测仪进行可见异物项目质量初筛,经初筛疑似不符合规定,当即抽验送市所检验,经检验确定可见异物不符合规定,货值4.16万元。

  (编辑 李静娴)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葛根汤合... 合剂 天津 医... 2021-06-16
筋骨止痛... 其他贴... 黑龙江 非... 2018-11-05
小牛血清... 小容量... 广东 2019-07-10
胞磷胆碱... 胶囊剂 江西 2017-09-20
丹参软胶... 软胶囊 宁夏 非... 2021-03-16
枸橼酸坦... 胶囊剂 江苏 2020-04-30
克拉霉素... 缓释胶... 安徽 2019-10-08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