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所谓疗效变成害人“毒药” 买药绕开“大忽悠”

所谓疗效变成害人“毒药” 买药绕开“大忽悠”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发布日期:2009/9/14 9:46:47

  忽悠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忽悠人的招数却千奇百怪。有一种忽悠叫冒充,明明是消毒产品,却通过暗藏机心的标签、说明书,把自己装扮成药品的样子,掏你的口袋没商量。

  也许有些消费者并不清楚,消毒产品和药品并不是一码事。药品有明确疗效,可以治病救人,因此每个国家对于药品批文的管理,都是相当严肃和慎重的。而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等,只用于日常清洁和消毒,而不能用以治疗疾病。相对来说,获得消毒产品的批文要比药品批文容易一些。某些歪脑仁的人因此打起了主意,给消毒产品穿上药品的马甲,牟取暴利坑害患者。

  如果单纯是谋财而没有疗效也就罢了,错把消毒用品当药品顶多是延误治疗,可恨就可恨在某些不法之徒为了把戏演得更像,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上当,硬是给自家的消毒用品做出了“疗效”。事实上,这些“疗效”的本质却是既谋财又害命的“毒药”。去年10月份,媒体报道的“苗岭洁肤霜”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这种自称“草药”奇珍的东西,一度在年轻妈妈中间十分走俏,因为它对湿疹、奶癣等有奇效。有关部门的检测表明,这种消毒用品中加入了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强力激素。

  在有些人刻意弄虚作假的阴谋面前,所谓“看疗效”也是靠不住的。消费者能够指望的至少是常识,有病用药,药必须有“国药准字”的批号。只有“消”字号批文的消毒产品不是药,加强卫生、预防疾病可以买它,治病的话,显然不能靠消毒用品。同时,消费者可以依赖的还有相关职能部门,他们有鉴别真药假药的专业能力,以及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的法定义务。

  近日,湖南省卫生厅发出公告称,在2009年3月至6月组织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药店销售的抗抑菌制剂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29个批次产品标签说明书不合格,存在虚假宣传药效、未标注其真实杀菌能力或杀菌类别、标注与药物类似用语等问题。有兴趣的消费者不妨一看究竟,今后购买药品尽量绕开这些“大忽悠”走。

  (编辑 李静娴)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低... 冻干粉... 安徽 2011-08-31
扶正化瘀... 薄膜包... 湖南 2020-06-29
痛风定胶... 胶囊剂 内蒙古 2018-05-31
十一味参... 普通片... 福建 2016-03-14
左卡尼汀... 注射液 湖北 2013-04-28
贯黄感冒... 颗粒剂 北京 非... 2019-05-24
普罗雌烯... 阴道软... 青海 2021-11-20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