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齿健人长寿”。因此,牙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牙齿的要求,不再仅停留于无痛、能咬,而是功能与美观并重。在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来临之前,更好地关注你的牙齿、关注口腔健康,来提升你的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并不停留在牙齿上
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只要牙齿不疼,没有人会特别在意牙齿。因此许多人对牙齿缺失,特别是缺一两颗牙并不重视。认为一侧的牙齿没了,可以用另一边;后边的牙齿没了,前牙可以凑合用。一些年轻患者还经常有这样的误区:只要自己的牙齿看上去整齐就够了,至于口腔疾病只要看不出来就不用管了。
一位三十多岁的市民叶先生深有体会。在印象中,牙痛不是病,可一旦疼起来真要命。在他的脑海中,有过无数次与牙病作战斗的记忆。小时候,糖吃多了,好的牙齿成了烂牙,于是就去补牙,镶了几口铜皮的金属牙;后来烂牙无法存活,又考虑拔还是不拔的问题,先是拔了一颗,作了当时最先进的烤瓷牙;如今口腔里又拔了一颗烂牙,关于镶牙,他发现又多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种植牙了。叶先生的牙病史也反映出市民看病的缩影。据温医附属口腔医院临床病例资料统计,目前我市牙齿健康问题最多的有龋齿、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病等。但与十几年前相比,儿童患龋率呈现下降趋势;成人的牙龈出血、牙结石等牙周炎的患病率比较高。
在牙医看来,牙齿的功能性大于一切,口腔健康并不局限于牙齿健康。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而这些疾病的发作与口腔中的牙周组织不健康密切相关。可见,口腔保健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牙齿上。
看牙病也成为一种享受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而提起看牙病,相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眼前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冰冷的口腔治疗台、发出刺耳声音的牙钻、刺鼻的消毒药水味……不由让人“心有余悸”,这个心理也被称之为“牙科恐惧症”。确实,由于治牙过程比较复杂,如看牙要排队、治疗又费时、需要多次治疗等,使大家在“万不得已”时才硬起头皮去看牙病。而如今,看牙病也会成为一种享受了。
一边轻松地听着轻音乐,一边放松地由着医师在自己的牙齿上“敲敲打打”。如果没有留意到医师手里的牙钻、牙钳,你可能想不到这个病人是来拔牙的。而这个让看牙病成为享受的方式,就是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的口腔镇痛技术。它的原理是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吸入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从而达到消除焦虑,保持放松、舒适的作用。温医附属口腔医院潘乙怀副院长介绍,近日中华口腔医学部出台了《口腔镇静技术操作规范》,使口腔镇静技术有了一个行业标准,由此,医院引进笑气口腔镇痛设备,采用国外先进镇静镇痛技术。预计到明年,我市市民就可以轻松地看上牙病。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口腔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口腔医疗不仅仅只是治疗口腔疾病,而且还要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如近年来深受市民青睐的洁牙、冷光美白、种植牙等技术。又如镶牙,以前临床上常常会有镍铬、贱金属烤瓷牙,一颗价位仅200—500元左右,但随着人们对生活治疗要求的提高,现在做的就比较少了。目前,CADCAM全瓷牙是较为高端的一种技术,一般一颗牙齿价位在4500元左右,也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这样的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这些改变从以下几组数据可以看出:如温医附属口腔医院从2004年1月引进冷光美白技术以来,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平均每周治疗人数达二十多例;口腔医院建院初期,洁牙室仅有2位医师,平均每天约接待6名患者,现在该科每天要接待患者50来位;2004年1月,附属口腔医院开始开展种植牙技术,初期大约每个月仅接待几例患者,现在该院仅今年上半年就做了种植手术近二百多例,种植牙近千颗……
牙齿不仅要健康更要漂亮
近日,记者从温医附属口腔医院、牙科医院、中新口腔医院温州各牙科机构等了解到,现在每天来洗牙、做烤瓷牙、做铸瓷牙的顾客络绎不绝。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市民对于口腔健康较为重视,一些学生家长都认为要想让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伴随一生,就必须要从小培养小孩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
一位正在解放军118医院口腔科做正畸治疗的李女士有牙颌畸形,李女士说因为小时候换牙没注意保护,导致现在她的牙齿不整齐,留下了难看的牙缝。虽然早在高中的时候,她也知道可以通过戴牙箍矫正牙齿,但考虑到长期戴着难看的牙箍,影响美观,因此,一直犹豫不决。然而近年来,令李女士奇怪的是,不管她如何注重口腔健康,还是频频发生龋齿和牙周病,如今李女士的一口牙几乎每颗都有不同程度的龋病。据该院口腔科主任王生介绍,原来致病原因竟然是由于牙齿不整齐,某些部位无法清洁,食物残留和细菌长期作用而导致。
“事实上,现在我到医院接受正畸治疗,已不仅仅是考虑到美观了,可能最主要的也是希望能保持牙齿的建康。”李女士还表示,对于牙及口腔的健康,今后每隔半年或者一年都会去做口腔保健。
“以前人们看牙是为治而治,牙齿不痛都不会来。现在人们主要是为预防牙齿疾病发生而来,并定期做检查、洗牙等保健治疗。”谈起大家对爱牙、护牙观念的变化,潘乙怀副院长说,她作为一位资深牙医最深切的感受是:通过十几年来全国爱牙日活动的宣传,市民对牙齿的呵护越来越细致和全面了。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求满足后,开始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审美观念。与此同时,走进医院不再是牙病患者的专利了,一些爱美人士因对牙齿的色泽、排列情况不满,也将“做一口明星般的美牙”列入美容项目单内。如附属口腔医院的一种“即刻种植”技术,从外科手术到制作,一次完成,使患者免于缺牙三个月的尴尬,是个两全的选择。
口腔保健并不限于爱牙日
正如身体保健有家庭医生,牙齿保健也有私人牙医。据了解,在国外,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专属口腔医生,西方人认为牙齿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他们每几个月都要定期检查并护理牙齿。近年来,私人牙医也开始走进一些市民的生活中。因为大家意识到,拥有私人牙医,良好的口腔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与之还相去甚远。家长虽有带孩子定期检查的习惯,但是还没像国内外已像打预防针一样纳入计划免疫中普遍。特别在国内一些偏远地区,可能人均5万到10万才有一个牙医。在如此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很多人根本没法顾及口腔健康,口腔健康还值得大力推广。
在这方面,口腔医院也一直在努力。从医院开诊以来就一直实行洁牙预约制、复诊预约制。病人只需按预约时间提前数分钟来医院就诊,不必浪费时间候诊。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病人就诊时遇到的“医院上班我上班,我下班医院也下班”这个门诊难题,医院相继推出周末门诊、夜门诊、公共假日门诊等门诊制度。这种人性化的门诊机制备受患者欢迎。平时,夜门诊每晚的门诊量在100人次以上,公共假日门诊的日门诊量则平均达600人次。
爱牙日一年只有一次,而牙齿保健则是要贯穿到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全国爱牙日”作为公众口腔健康教育的核心平台,其核心目的是让市民形成口腔保健、防治口腔疾病的健康观念。所以今天的保护牙齿,就是为明天的身体健康做储蓄。
(编辑 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