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区还在为村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犯愁时,南沙区今年的实际参合率却高达110%———除了107393名本地农民外,另有10833本地居民自愿放弃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投到新农合的怀抱。
参保人的踊跃,也使得政府的投入水涨船高。记者从南沙区卫生局获悉,今年起在不增加农民个人负担的情况下,个人筹资保持每年70元不变,政府投资在去年每人每年13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每人每年230元,参合筹资标准增加到了300元/年/人。2010年南沙区政府投入农合基金合计2720万元,比去年增加1239万元。
南沙区的新农合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红火?南沙区卫生局局长彭兴平告诉记者:秘诀就是控制医疗费用。“看一次病贵得要命,参加什么保险也没用。南沙的新农合之所以搞得好,就是因为很好地控制住了医疗费用。”
据了解,在临近南沙的各区平均住院医疗费用突破9000元/人次、广州市平均住院医疗费用达到16000元/人次的情况下,南沙区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竟然只有3100元/人次。
看病、住院的费用,在南沙是如何被新农合控制住的?彭兴平介绍说,首先是控制医生重复用药、滥用药,对长期爱给病人开“大处方”、开进口贵价药的医生,实行张榜公布,增加病人对医生的监督以及医生的自律。其次是堵漏洞,通过暗访、查看病人的处方单等形式,看看医生有没有乱开补药、做与治疗无关的检查。一旦发现,严惩医院。不仅退还病人这部分检查治疗费用,还要按100%的比例赔偿给病人。最后是杜绝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通过半夜去查床的方式,看看医院有没有“挂床”的病人,杜绝小病大养、轻病重养、短病长养。
新农合,现在成了南沙区区民知晓率最高的词,“农民们可能不知道区长叫什么名,但绝对知道新农合看病可以报销80%。”为了吸引农民参合,南沙的新农合还创新增加了很多服务内容。从2007年开始,住院分娩就纳入了新农合的报销中;2008年开始,住院分娩的孕妇每人可获500至5000元的补助;从2009年开始更在全区实现了免费生产。“今年,我们还打算给住院分娩的孕妇赠送营养套餐。”
每年每人70元,就可享受普通疾病区内一二级医院80%、最高8万元的报销额度;重大疾病还有额外2万元的医疗救助金;政府和慈善机构还有一笔经费作为补充。南沙真正实现了全民医疗。
(编辑 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