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新型定位技术实现孤立性肺小结节明确诊断

新型定位技术实现孤立性肺小结节明确诊断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0/6/24 7:13:39

  新华网上海6月23日专电 临床上不少人被诊断出孤立性肺小结节,这些小结节又是最容易发生癌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如何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一种安全性高、操作便捷、诊断率高的“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新技术,已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至今已经成功完成了逾百例,据统计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高达10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协作组首席专家、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介绍,对于肺部小结节的诊断,电视胸腔镜下楔型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然而,决定手术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病灶。在没有术前定位措施的情况下,有的病例因无法找到病灶而被迫中转开胸;更有甚者,即便通过开胸手术,也无法找到病灶。病灶越小、距离脏层胸膜越远,术中的准确定位率越低。因此,如何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术前定位来提高楔型切除术的成功率,已成为胸外科医生的一道棘手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采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新技术。手术前在CT扫描下,根据“垂直最近”原则,穿入定位系统套针,随后立即放入带钩钢丝并回收套针,获取CT重建三维图像,以便医生手术中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钢丝深度及病灶部位后,用抓钳提起定位钢丝,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进一步做病理诊断。据统计,这一技术定位成功率为100%,平均定位时间18.4分钟。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将此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进行放化疗后,胸壁软组织会出现缺损以及放疗后局部皮肤瘢痕化,应用这一方法可在远离部位的正常胸壁上作操作孔完成手术,避免术后切口迁延不愈的风险。

  (编辑 谢丽)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帕... 粉针剂 上海 2008-10-31
注射用丹... 粉针剂 贵州 非... 2011-12-09
奥美拉唑... 肠溶片 陕西 基... 2020-12-24
脑栓康复 硬胶囊... 广东 非... 2015-08-05
归脾液 合剂 上海 自... 2017-07-28
肝素钠乳... 乳膏剂 海南 非... 2022-10-24
癣湿药水 外用溶... 广东 2019-09-0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