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专家:中国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存在耐药误区

专家:中国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存在耐药误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0/7/6 7:07:44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从第一个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进入中国临床使用至今已超过10年,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但乙肝患者对于耐药的误区却依然有增无减。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教授今天指出:目前患者普遍对抗病毒治疗存在耐药误区,随意换药、停药,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蔡教授在此间举行的乙肝防治座谈会上称,误区之一是认为一旦耐药,以前的治疗就白费且还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不愿意再进行治疗。他说,其实慢性乙肝一旦放弃治疗,病毒就会迅速繁殖,使肝功能出现异常,病情恶化;而坚持治疗,就能延缓疾病进展。所以即使发生耐药,之前进行的治疗患者也受益。研究证实,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和肝癌风险都明显低于没有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他强调,并非所有病人都会出现耐药,有不少患者从使用近10年也未发生耐药。

  误区之二是过分惧怕病毒耐药,选药时把耐药率当成唯一准则,不考虑综合因素。蔡教授认为,“耐药率”应是选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应根据药物安全性、患者病情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很多病人因经济能力无法继续治疗导致病情的加重。此外,即使用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患者也不能“高枕无忧”,治疗过程中只要定期随访,耐药是可预防管理的。

  误区之三是谈耐药色变,老想换药停药。有的患者治疗已取得很好效果,却担心耐药问题,求医生换药;更有个别患者担心出现耐药没药可用而停药。蔡教授强调,耐药通常发生在抗病毒效果较差的患者身上,可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减少耐药增强疗效,而停药则会造成病情加重,更易给乙肝病毒以喘息之机,更易发生耐药。

  蔡教授提醒患者:耐药只是长期治疗中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应综合考虑药物副作用、疗效、经济等多种因素,放平心态,坦然面对治疗,千万不要把耐药妖魔化。

  (编辑 魏雅荣)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开喉剑喷... 喷雾剂 广西 非... 2022-04-01
绞股蓝总... 胶囊剂 四川 低... 2019-11-04
酪酸梭菌... 散剂 江苏 2018-04-04
安乃近注... 注射液 江西 2017-03-22
克林霉素... 搽剂 福建 2016-03-09
复方荆芥... 洗剂 广东 非... 2019-10-11
碘克沙醇... 注射液 江苏 2015-03-26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