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3日专电 内蒙古蒙医药学会秘书长杭盖巴特尔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蒙医药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上的特殊疗效,蒙医药的患者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蒙古族群众,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选择到内蒙古寻医问药。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前,蒙古族牧民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全部依靠蒙医。”杭盖巴特尔说,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原创医药学,与中医药、藏医药、维医药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传统医药学,迄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它对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杭盖巴特尔说,国内一些地区流行“蒙古大夫”的戏称,认为蒙医药缺少科技含量,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现在,随着蒙医药科学普及工作的加强,人们开始对蒙医药有了一定的认识。
蒙医药学还借鉴了古印度医药学、中医药学和藏医药学的精华,包括各种诊疗技术、药物资源、药物特性、炮制工艺和用药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蒙医特别重视药材的采集及炮制方法,比如热、温性药材晒于阳光或火烤,凉、寒性药材风吹或阴干。
蒙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问、切,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症状本质,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变化,鉴别出主与次,实与虚,确实与疑似,并结合“六基症”和寒热症理论加以总结,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蒙药的使用比较方便,患者在用药前一般不需要煎煮。“蒙医用药量小,一剂药为3克左右。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对人体毒副作用小。”杭盖巴特尔说。
据了解,蒙医对循环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方面颇有建树和疗效。
目前,内蒙古蒙医药领域的医疗、教学、研究体系逐渐形成。在硬件设施方面,内蒙古旗县级以上蒙医中医机构从2006年的86所发展到113所,其中,蒙医医疗机构84所。同时,内蒙古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一座国际蒙医医院,并于2011年10月开放对蒙古国等邻国公民提供蒙医药医疗服务的窗口。
在教学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拥有1个蒙医硕士点,2个本科二级学院、1所大学专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正在申请独立的蒙医专业博士点。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正在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进行补充和修订,将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蒙医、中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
“在农村牧区,老百姓看蒙医方便、廉价。在城市,蒙医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此外,蒙医药行业还可以成为内蒙古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杭盖巴特尔说。
(编辑 魏月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