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17日专电 上海市卫生局17日提醒市民,9月份“红眼病”处于高发季节,加上“红眼病”潜伏期很短,起病急、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市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学校、托幼机构、工厂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检和日间健康巡查,如发现短时间内发生眼红、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并出现片状结膜下出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同时做好隔离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游泳场(馆)、理发店、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经营者要完善卫生管理制度,防范“红眼病”传播。
近期,全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南京、广州、宁波等地连续出现学校“红眼病”聚集性发病事件,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全市“红眼病”发病情况的监测显示,目前上海市“红眼病”发病情况与周边省市比较尚处在较低水平,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以散发为主,主要分布在部分郊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和民工子弟学校。现已开展防控和治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可在2周到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此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编辑 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