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世界心脏联盟中国区组委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余杭区健康促进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长城国际健康余杭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研讨会的主旨是“健康公平与跨领域合作”。会议发布的《健康促进余杭宣言》(简称《余杭宣言》)指出,健康是民生,重要的是坚持健康促进的正确方向,按照健康促进标准重新定位卫生系统及其服务功能是卫生改革的关键。健康理念超越卫生范畴,影响健康的问题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建立跨领域的合作机制。
早在2007年,余杭区就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出台了余杭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据初步统计,3年来该区政府部门共出台了157个与健康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其中,与健康直接相关的131个,占84%,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健康单位创建、技能培训、食品安全、健康环境、健康教育、公共卫生等。学校、企业、机关、社区、村等“社会细胞”积极参与健康单位创建,已有67家单位达到健康促进单位标准。从该区2010年上半年实施的1623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指数达7.07+1.0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的健康意识与维护自身健康技能得到明显增强。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余杭模式”可以复制推广。
9月26日恰逢第十个世界心脏病日,世界心脏联盟中国区组委会主席胡大一宣布“健康4+4、1带5”慢性病干预项目在余杭正式启动。
(编辑 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