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2日专电 国庆长假,有人选择出游,有人选择待在家里休息。专家指出,无论选择何种过节方式,假期生活比起平日还是较为不规律,加之精神放松,一些疾病高发,市民应掌握必备的“自救”常识。
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熊模平指出,国庆长假正值中秋之后,气候由热转凉,气温、湿度变化较大,人的胃口较好,加上节假日人流动性大,在外就餐的时候多、接触外环境多。因此,长假期间,容易接触和被传染上伤寒、痢疾、霍乱及食物中毒等消化道传染病、普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乙脑、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虫媒传染病。此外,还有胃病、哮喘等疾病秋季也较容易发作。
熊模平建议,市民应掌握一些必备的“自救”常识。比如,在家中时,一旦感觉不适要及时对症服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与人的密切接触;如有消化道症状,使用的杯具、餐具应专用且用后煮沸消毒;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外出前,应带上一些治疗腹泻、感冒的常用药物,以备急用;在旅途中,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抽烟,少饮酒,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有不适要及时服药或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
(编辑:魏月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