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区已有200多个病房改变传统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为病人提供主动、全面、系统的新护理模式。
内蒙古卫生厅副厅长白宝玉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进会上说,临床护理传统的工作模式是以完成护理任务为中心,它的最大弊端是使护士形成只关心工作而不关心病人的行为方式;新的工作模式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的工作模式,要求护士在为病人提供主动、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中,形成关心病人、一切围绕病人的行为模式。
据了解,今年4月初,内蒙古重点联系了15家医院试点,这些试点医院病房采取了责任小组包干负责患者或责任护士包干的排班方式,结合专科特点和病人病情需要以及护士意愿合理排班,并采取层级管理的分工方式,对不同经验和能力的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为保证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试点医院普遍增加了护士配备,还减少了护士的非护理工作,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经费投入,为示范病房购买了护理服务用具和便民生活服务用品,并向示范病房护士进行奖金分配倾斜。包头医学院一附院相继投入600多万元资金用于新增护士的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设备购置。
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试点医院探索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激励机制。部分重点联系医院根据床位、患者数量、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程度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向劳动强度大、技术性强、工作风险高的岗位倾斜,制定了相应的收入分配方案,并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薪酬分配。
一些医院还采取多角度评价护士工作能力的方法,完善激励机制,作为护士评优、晋升的主要条件。绝大多数医院还提高了非在编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落实了合同护士与正式护士同工同酬。 (编辑:张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