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11日,2011年全国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暨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在会上强调,随着经济发展和“十二五”的到来,推进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要有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
尹力指出,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都属于公共卫生范畴。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在快速提高。同时,当前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表现为传统传染病依然存在、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持续加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急、疾控和爱卫机构要重点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
尹力要求,卫生应急要加强体制、机制、预案体系建设,依法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应急队伍、指挥决策系统、紧急救援基地等核心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快地级市的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和指挥视频交换平台的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重大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卫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成效。此外,要推进《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建设,要确保完成人群乙肝疫苗补种、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和农村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疫苗管理,推动电子监管码使用,做到疫苗全程的可追溯管理。同时,爱卫部门还要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工作和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编辑:张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