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输液企业掀新一轮扩产热潮 或重蹈低价竞争战

输液企业掀新一轮扩产热潮 或重蹈低价竞争战

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日期:2011/2/25 14:35:43

  继“人均8瓶”攒够眼球后,时值“两会”召开前夕,各地关于输液方面的提案再次成为热点。近日在深圳“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加强医院门诊管理,减少患者“打点滴”。而在山东“两会”期间,近百条输液网帖同样引起了济南市长张建国的注意。福建、浙江等省的“两会”亦在讨论输液的相关议题。

  而值得玩味的是,大输液产能扩建也如火如荼。仅2010年上半年,拟建和在建的软塑包装大输液项目就有几十个之多。面对“全民输液”掀起的热浪,输液行业何去何从、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行业面前。

  正常释放背后

  针对大输液使用量骤增的问题,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输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双鹤药业总裁李昕的理解是,我国输液销量的大幅攀升属于一种理性的增长,若单纯用量化的指标来评判将有失偏颇。

  “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基层市场放量加快,而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提速,患者数量也在骤增。另一方面,短期内医生的用药习惯不会彻底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输液作为治疗手段的载体功能被日渐凸显,如冻干粉针等产品的使用都是以输液为载体的,这也是目前我国500ml和250ml输液销量均在萎缩、100ml输液销量在猛增的真正原因。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潜在市场的正常释放,未来大输液市场的增速虽不会像前几年那么快,但‘十二五’期间,每年仍会以5%的速度递增。”李昕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兴起了一股扩建、改建和新建塑料包装输液生产线的热潮。记者发现,与上一轮输液产能扩张不同的是,这一轮产能扩张中,企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塑瓶、软袋包装上,并开始着重营养性输液、治疗性输液品种的开发。

  记者注意到,随着需求市场的释放,扩产似乎成为大输液主流企业的不二选择。科伦药业上市后,便将募集资金11.86亿元进行主业扩能技改,达产后输液产品总产能将增加至31.75亿瓶。双鹤药业去年也宣布将新增塑瓶输液2.35亿瓶,使其输液包装产能结构(玻瓶/塑瓶/塑袋)比重由2006年的9.1/0.8/0.1调整为4.8/4.1/1.1。而随着新项目的建成投产,石家庄四药年产能将达11亿瓶(袋),其中软袋6亿袋。当然,这只是大输液行业扩产的冰山一角。

  国金证券研究所李敬雷告诉记者,输液行业的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用软塑包装替代玻瓶的包材升级换代;二是用治疗性输液和营养性输液替代基础输液的产品升级换代。目前国内尚处在第一阶段,随着资本的涌进和介入,阵痛和调整将不断显现,输液寡头或将应运而生。

  正如李昕所言,“需求的大幅攀升,必然引发行业争相扩建,如何避免产能过剩再次迎来大考。目前国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很严重,加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省级招标采购的围堵,如果小企业没有成本优势的话,则很难为续。”

  重蹈低价竞争苦战?

  事实上,玻瓶的隐退和塑瓶、软袋的迅速崛起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从国际市场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用药水平的提高,非玻瓶包装的输液产品将成为市场主力。而我国长期以来还是以价格低廉的玻瓶包装产品为主,近年纯碱、天然气等原辅料价格不断上涨,未来输液产品的成本竞争日趋明显。

  石家庄四药董事长兼总经理曲继广告诉记者,众多输液企业纷纷通过工艺改进和规模化生产,塑瓶、软袋的成本也逐年下降,但其能耗低、运费少和低风险的优势却非常明显。

  随着企业向塑料输液领域挺进,塑瓶会不会重走玻瓶价格战的覆辙?在采访中,上述专家和企业均流露出些许忧心。当前,我国大输液产业正经历从玻瓶到塑料、软袋输液转变的产业升级过程,一场激进的价格战或将上演。尤其是新GMP的实施,一些不能适应变革调整的企业面临停产,其闲置品种和设备以及腾出来的市场空白,将会更加刺激价格竞争。

  曲继广和重庆药友制药总裁王帆均认为:“塑瓶输液市场的价格战将很快展开,其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包材上。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坏事,软袋产品多采用的是美国或德国的膜材料,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这一点又恰恰是行业当前最需要的。因此这将促进塑料包材的用料监管和药用塑料原辅料标准和软代包材的质量标准的提升。”

  事实上,价格战对输液行业而言已不是战略之举,更多地表现为局部的战术运用。

  “对生产企业来说,一边是成本大幅上涨,一边是降价浪潮四起,这确实非常考验企业的承受能力。”李昕认为,产品质量也会遭遇挑战,企业更应该在战术上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当成大输液行业面临的第一要务来抓。

  升级要求

  “其实,输液的用量大只是一个表象,输液产品的质量保障才是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上述专家认为,与国外相比,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生产质量水平不够高,药品不良反应也明显大于国外,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记者在第64届南昌药交会上也曾注意到,输液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时对包装材料、工艺和原辅料如何适应新标准感到苦恼。曲继广则表示,在提升输液生产质量管理标准的过程中有些阵痛是必然的,现在的关键是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对执行标准统一性的把握以及对执行高标准企业的优惠政策的制订,这些都是鼓励优秀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

  “面对国内严峻的输液市场压力,企业对内要练内功,对外也要拓展空间。”曲继广告诉记者,石家庄四药2010年外贸出口及加工额达1亿元人民币。如果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机制建立培育等方面给予制药企业更多扶持,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家队”的创新实力,改变我国输液药物基础研究薄弱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大输液产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产品形态决定了产品的运输半径,因此,生产分布均衡是关键。而且输液产品交到经销商手里,存储环境很不乐观。尤其在农村的中小医院、诊所,仓储环境和使用环境都很差,这都给用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在大输液生产分布上,尽管主流企业已经形成了全国化的输液基地布局,但生产区域分布仍不平衡。我认为,未来我国大输液有两个方向:一是包装材料的升级;二是产品种类的升级。”李昕分析,根据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大输液行业的“冠军”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特征——企业独具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完善以及构建全国化的营销网络和物流体系。

  (编辑:张新华)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维生素C... 颗粒剂 云南 非... 2021-05-08
阿司匹林... 肠溶缓... 江苏 2018-04-11
消炎退热... 胶囊剂 陕西 2012-08-31
屈螺酮炔... 上海 自... 2017-09-19
丙泊酚乳... 注射剂 四川 常... 2018-01-09
牡蛎碳酸... 泡腾片 江西 2017-09-20
肝友胶囊 胶囊剂 河北 2017-12-1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