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作为第一提案人,联合21名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提案组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广无创体检的提案》。
包括卫生部原副部长佘靖、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在内的22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议:将无创血液分析健康筛查方法,纳入卫生部重点推广项目,要求医院、体检机构将该方法作为健康人群定期体检、筛查疾病的首选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传统体检——
一次性针管、一次性棉签,浪费资源
据温建民委员调查,很多人都能坚持每年1~2次的健康体检,但大部分人选择的是传统体检方式。也就是早上不喝水、不吃饭,赶到医院抽血检查,一轮体检项目下来半天时间过去了,而结果往往在三四天后才能出来。
时间问题尚能接受,但这种传统体检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却不能轻视:首先,很多人选择去大医院做检查,从而增加了医院门诊量,使得"看病难"进一步加剧。
健康体检,顾名思义是健康的人进行的身体检查、疾病筛查,只需要到医院体检中心,或者专门的体检机构检查即可,发现问题,再去门诊看医生。而很多人往往是直接去门诊找医生开单子做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再去找医生。
其次,健康体检使用大量的一次性耗材,像一次性针管、一次性棉签、一次性手套等,消耗量很大,浪费资源。检查生化指标状况,每人都要抽3管15毫升的血液,以此计算中国13亿人将会产生多少废弃血液呢?而这些都将被当成医疗垃圾,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由此又将产生多大的经济成本呢?数额必将是惊人的。
■无创体检——
无创伤、无疼痛、无感染,随时检测
温建民委员说,所谓无创体检就是借助于器械设备,将光学传感器放在人体表的腋下、肚脐、颈部动脉的五个支点,通过光学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血液循环产生的热能等相关信息,再通过数据转换,从而获得血液成分指标,确定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等具体数值。简言之就是一种不抽血就能知道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温建民委员建议,健康人进行身体检查、疾病筛查时应首选无创,随时随地监测身体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再及时去医院进一步诊断。
目前,很多国家都已推广使用无创体检方法,其中在欧盟及其他国家已经在推广使用无创血液分析健康筛查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无创伤、无疼痛、无感染、无耗材,完全不介入人的身体,15分钟即可出结果。
欧盟及其他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医院的临床证明其检测结果符合率高达90%以上。有些国家可与常规的血液检测同步使用,以检测异常的血液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无创血液分析健康筛查方法,在2010年4月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在我国推广使用。空军总医院的临床试验报告结论是,该方法适用于对人体健康初步筛查和评估,为进一步检测提供临床参考,是身体检测的新型辅助方法。
(编辑 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