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国所有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药费用仍呈上涨趋势,尤其是新农合之后,卫生院的业务量也急剧上升。
近日召开了全省医政工作会议,我对记者们说,遏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不过医疗费用上涨是必然的。这不是为医疗的不合理使用辩护,相反,我反对过度医疗和遏制盲目应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医疗费用增长,最直观的和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受CPI影响,受生产各个环节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最低工资制度和劳动保障等)。
其实,在医疗行业,如果加上市场观念的指导,群众医疗需求水平提高、医保覆盖面的扩大等因素影响都会刺激群众“自觉”消费的欲望。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给医疗费用带来极大影响,这是人们经常放在嘴边却没有意识到的因素!对于这么多的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我们要冷静客观看待。
对于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定要尽力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率,不要使人民群众过多承担,如果能低于CPI增长率,就达到了一定目的,当然这不是最终目的,我提倡的是全民医疗。政府要明白办医院的原来用意,要在补偿公立医院后,使得费用下降,而不是让医院创造更多的服务,去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是政府办医院最基本的目的。
医改之后,医疗费用的确仍然在上涨。以门诊病人人均费用为例,2005年三级医院的费用为152.8元,到了2010年则上升为201.8元;2005年二级医院的费用为100.8元,到了2010年则为124.5元。住院病人人均费用三级医院2005年为10,225.9元,到了2010年则为12,561元;二级医院2005年为4485.4元,到了2010年则为5470.3元。这就是市场给我们的答案。如果不是政府的干预,增幅还真的会更高。其实,如果政府在这个增长的必然基础上,通过投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就可以让医院提供一个低于市场的价格给百姓。
(编辑:张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