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0日电 近年来,我国肝癌患者年龄不断前移,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阶段,与此同时,在肝癌治疗领域还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等问题。在10日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院成立仪式上,有关专家强调,肝癌防治急需规范化,规范生活、规范检查、规范治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再加上有些人长期过量饮酒,加重了肝脏负担,近年来我国肝癌患者年龄不断前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樊嘉指出,肝脏是人体最敏感和脆弱的器官,需要好好养护才能健康运作,因此,倡导规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变我国肝癌现状至关重要。
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阶段。樊嘉提醒公众,凡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到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应每半年做一次肝脏检测。目前,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都可以有效排查早期肝癌。
面对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以及肝癌患者有限的经济能力,专家普遍认为,规范化治疗已成当务之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秦叔逵建议,临床医生应切实遵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肝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同时积极推动基于奥沙利铂等新一代细胞毒性药物的肝癌系统性化疗研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院由中国抗癌协会和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作为针对专业肿瘤医生的继续教育平台,学院将为广大中青年医生提供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信息和治疗指南,从而为包括肝癌在内的我国肿瘤防治规范化提供重要平台。
(编辑 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