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消息 肝脏的一半被巨大的血管瘤占据,在以往,要活命得通过换肝来实现,现在,可以进行自体肝移植来实现。昨日,我省首例巨大血管瘤自体肝移植手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获得成功。
患者是武汉43岁的何女士,通过自体肝移植不但为她切除了巨大肿瘤,还保住了她的肝功能。昨日,术后第一天的何女士已经清醒,能向记者打出“V”的手势。医生介绍,手术当晚她就已恢复意识,如果顺利,两到三个星期后她就可以出院了。
肝上长巨瘤,咳嗽可能会夺命
何女士5年前查出肝上长有良性血管瘤,到今年,这个血管瘤竟然占据了肝脏的47%,从CT片上看,血管瘤几乎遮住了整个肝脏。
巨瘤让何女士腹部胀痛难忍,上周她几乎不敢走路、不敢咳嗽,生怕一不小心,血管瘤破裂,性命难保。为摘掉这颗“定时炸弹”,何女士多方求医,但多家医院告知,瘤子太大,必须做肝移植技术。做活体肝移植,先得找一个配型成功的亲人捐肝,还要负担50多万元的医疗费。
后来她打听到武大中南医院可以进行自体肝移植,并于上周三住进中南医院,院方经检查决定为她进行自体肝移植,费用为8—10万元。
20医护人员3小时竭力救肝
13日,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大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主任叶启发教授主刀,率20人医护团队进行手术。
叶教授说,手术首先是打开腹腔,将肝脏游离,保留部分大血管,保证重要管道畅通,再将肝游离到可以左右翻转的程度,为切除巨瘤做准备,再将血流阻断,建立体外循环。这种体外循环使用一种肝脏灌注保存仪,可持续将血液灌注于生命管道,在0—4℃的温度下保证能让病人有6到12小时的生命延续。期间,要用50分钟将肿瘤切掉,并将与肿瘤剥离的肝脏移植到血管瘤的缺口处,使血管与血管连通,保障肝脏能正常运转,最后,将移植好的肝脏植入体内。
据叶启发教授介绍,整台手术一共耗时3小时。
自体肝移植缓解肝源难题
叶教授说,一直以来,治疗肝脏肿瘤主要采取两种手术方式,一是手术切除,二是肝脏移植。像这种巨瘤,切除法的局限性越来越大,但活体肝移植又面临肝源问题,且费用昂贵,患者还需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
我国每年有60万到80万人死于肝脏肿瘤,患者中只有10%到15%的人能进行手术,原因一是能做肝移植的医生太少,二是肝源太少,三是费用昂贵。为此,近年来,叶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创出第二条路——自体移植。该院目前已经完成30例自体移植。到今年年底共将完成50例手术,明年有望破百。
叶教授说,目前全球自体肝移植不足百例,他是世界上做此类手术最多的人。
叶教授说,做自体肝移植手术有个基本的条件:合并肝硬化患者,至少要有50%的肝脏是健康完整的;其他肝病患者,健康肝脏则不少于1/3。
(编辑 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