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中草药遭游资二轮爆炒 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八九倍

中草药遭游资二轮爆炒 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八九倍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日期:2011/5/25 16:37:02

  中药协会数据曝出中药材从去年开始价格普遍翻倍,有的甚至高达八九倍;但令人吃惊的是,药农却只有微利可赚。游资炒作、囤货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对中医药形成极大的冲击。

  中草药价格再“蹦高”

  中药一直以“标本兼治”、“便宜”、“无毒副作用”而广受百姓的青睐,是很多患者的用药首选,然而随着物价的上涨,原本走“价低质优”路线的中草药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着实让需要常年服用中药的“药罐子们”伤不起。

  最近有市民发现,治疗感冒如果选用中药,原本几服只需要总共几十元的中草药,现在却需要100多元。中药似乎成为经济条件好、保健意识强的有钱人的“贵族药”了。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方先生为了戒烟和强身健体,需要常年煎服中药。日前,他像往常一样到离家不远的公立医院开两个星期的中药,总共三服饮片,竟然花费1000多元,而同样的配方,在2009年时只要不到300元。记者看到,方先生的药方中包括薄荷、白人参、甘草、柴胡、鱼腥草等十余味中药,但其中并没有品种十分稀缺的昂贵中草药。

  北京房山区中医医院院长徐希胜告诉记者,尽管中药的价格是从去年开始上涨的,但很多药材在最近几个月价格接连翻倍,部分中药出现涨价几十倍的情况。北京朝阳区一家社区医院的中医田大夫称,来社区医院看病的多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过去开一服缓解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的中药大约需要50元,现在即使患者再三要求开便宜药,也很难把药方中的药品总价控制在100元以内。

  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八九倍

  尽管行业竞争激烈,但众多零售药店也在中药这场涨价风暴中未能幸免,纷纷提价。西城区某药店的药剂师杜女士说:“现在中草药进货价就很高,我们不能赔钱做买卖,大部分只能加成10%左右销售,可还是有很多已经进到店里的顾客觉得药太贵,转身离开。”

  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近期这里中药材的涨幅十分惊人。记者昨日向部分商户咨询发现,过去每公斤100多元的三七今年价格在300多元,太子参的价格比2008年时每公斤20多元上涨了10倍。党参、黄芪、当归、茯苓等价格也都大幅上扬。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一直是中草药市场的晴雨表,5月17日,该网站发布了《2011年5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较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在所监测的包括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升价品种371个,占总量约69%。

  涨幅在21%-50%的药材品种数量最多,数量为147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40%;涨幅在51%-10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85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3%;涨幅在5%-2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81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2%;涨幅在101%-18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31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8%;涨幅在5%以下的药材品种数量为11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3%;涨幅在181%-30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8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涨幅超过300%的药材品种数量为8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左右。其中,涨幅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太子参、白前和土龙骨,涨幅均超过了400%。

  事实上,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就已经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三七、桔梗等常用品种涨幅超过500%,太子参涨幅甚至达900%。据商务部本月11日预报,随着中药材厂家和企业采购旺季的到来,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还将增加。

  游资介入 助推中草药涨价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产地干旱、农村劳动力短缺、公众对中药认知度和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外,导致近期中药价格持续高涨的幕后推手是一些财富旺盛的民间游资,他们的介入致使市场上的中药材量少价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目前我国民间资金量较大、流动性强,投资机遇却很少,包括类似房地产开发商、煤老板等在内的财富充裕的大财团开始将投资目光转向中草药市场。

  在安国中药材市场内专门销售党参的陈先生表示,现在经销商们收购药材的价格就很高,所以卖得也贵。“有人直接到中药生产基地抢货源,甚至从田间地头就把中草药都买走了,然后囤积起来,市场上的中草药量少,价格自然也就不能由买方掌控。”陈先生说。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中药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药材经常被生产加工企业抢购,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由此引来游资炒作,加之收获季节集中、药材产地单一,炒家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资金就能囤积药材,轻松实现低进高出,随后将某种中药材“炒起来”。

  商务部于本月19日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本年新药材即将上市,近期商家开始积极清理库存,药材市场供应增加,“预计后期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有下降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认为,流通渠道混乱也有利于囤货炒作。当前大部分中草药在大型集贸市场中流通,这种模式让药农单独面对庞大的市场,如果市场对某一种或几种中草药需求量增大,就只能靠中间环节供货,当不法中间商层层倒货、推高价格时,不仅到消费者手中的中药价格普涨,药农也丝毫不会从中捡到便宜。

  赵萍表示,目前我国投资渠道比较狭窄,中草药作为农产品而不是药品原材料进行销售的方式,增大了炒作空间,由于政府对中药原材料价格的调控力度小于粮食等必需品,因此民间游资对其进行炒作出手也更大胆。

  特殊商品盲目炒作危害大

  如今,伴随着各种商品价格升高,似乎某一种商品跟着提价也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但业内人士指出,中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作用是治病救人,如果中间商盲目炒作,将严重危害患者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中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是很多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当前在看病很贵的情况下,中药价格过快上涨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不加以管控,任由中药成为“贵族品”,也是对传统中医药的极大伤害,将使中药在我国失去其自身的意义。

  北京某二级医院药房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草药的保质期较长,草本植物不超过两年,木本植物不超过4年,矿物质不超过10年。大多数中药材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储藏得当,可以保持疗效。不过,部分中药材长期保存之后,虽然外观上没有发生霉变或虫蛀现象,疗效却有可能降低。例如当归、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或粘性糖质成分的中草药,长时间保存会很容易走油,薄荷、陈皮、檀香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储存过久后香气发散,也会影响质量而降低疗效。因此被囤积的中药材很有可能影响患者使用时的药效。

  监管无力导致炒客钻空子

  坐等中草药价格井喷显然是所有百姓不愿看到的现实。“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会危及整个中医药行业,目前应考虑建立中药战略储备制度,在药材减产时平抑价格,稳定市场,同时也能够避免药品质量出现波动。”唐建伟说。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局主席李振江也提出了建立中药战略性储备制度的议案,以便在战争、疫情发生时平抑药价。但是中药不同于能源类产品,常用药物就有500多种,每种药都不能被替代,对如此复杂的体系进行战略储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其实,国家发改委去年已经组织人员调查分析三七等中草药价格暴涨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发改委的介入并未给高企的中草药价格“降温”,反而在随后飞速上涨。“中草药价格的管控是个难题,多年来,业内无法对不同品质的中草药的规格和价值形成统一的规范。”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高丹枫告诉记者,每种中草药由于产地不同,取材不同,价格相差很多,因此,对中草药价格的监管确实存在难度。

  唐建伟也认为,监管中药价格的难度确实远远大于监管食品的价格,但相关部门没有对囤积中药材的中间商施以重罚,才导致了中草药价格接连高升。因为没有加大力度进行打击,目前游资炒作的空间确实存在,短期内中草药的价格不会有明显回落。因此现在急需发改委等多部门关注中草药市场,对关乎百姓健康的中草药价格加强监管。

  赵萍建议,要解决当前中药材业发展中的矛盾需要建立中药材市场信息预警平台,为中草药行业配备“风向标”,同时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使供需双方信息对称,除价格之外,还需及时发布中草药的种植规模、产量情况等信息,保障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通畅。同时规范流通环节,培养大型生产企业直接与市场对接,实现订单生产,减少盲目炒作的可能,保障药农和患者的利益。

  (编辑:张新华)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愈美缓释... 缓释片 北京军区 2010-08-31
复方青黛... 胶囊剂 浙江 2015-03-20
罗补甫克... 丸剂 云南 非... 2018-10-25
胃苏颗粒 颗粒剂 陕西 2012-08-31
重组人干... 小容量... 广东 2017-03-03
单硝酸异... 注射液 黑龙江 2021-07-02
注射用复... 冻干粉... 江苏 2014-04-0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