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原料药企业污染严重 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原料药企业污染严重 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来源:四川新闻网-西南商报  发布日期:2011/6/22 10:52:07

  “哈药的问题很严重,但这绝不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整个原料药生产行业,真正环保达标的企业不超过20%。”13日,浙江一家为跨国药企生产高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药企老总表示。

  环保部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总量却占到了6%。而在各类药品中,原料药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水域的污染尤为严重。

  根据中国医药进出口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优势明显,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价格便宜。目前中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

  “中国的原料药企业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互相进行低价竞争。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提价10%用于环保投入,我想对整个行业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浙江药厂的老总对记者表示。

  2010年开始,环保部颁布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中,主要指标均严于美国标准,例如发酵类企业的COD、BOD和总氰化物排放要求与最严格的欧盟标准相接近,环保门槛上调了一倍多。由于原料药是化学药生产中的污染和能耗大户,一直是环保部门重点污染监控的目标。

  “绝大部分药厂的确都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之前上海的原料药在全国的实力是很强的,但在这个标准颁布后,上海已经选择全线退出原料药的生产。”上海药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市政府的监管更加严格,而如果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管理,大部分药厂的环保处理都远不达标,所以上海已经放弃了原料药的生产。

  与此同时,由于各地政府环保监管力度不同,越来越多的原料药企业已经逐步将生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包括安徽、江西等地的一些厂区,已经成为污染的重灾区。

  “很多地方政府考虑到企业纳税,考虑到员工稳定,对于环保管理往往流于表面,这也造成很多企业有恃无恐,这个地方不让我排,我换个地方继续排放。”他告诉记者,低端原料药利润微薄,但企业升级能力有限,不得不继续在低端市场竞争。

  原料药处于制药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较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往往治理难度大且处理成本高昂。这也是为什么跨国药企纷纷将原料药生产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原因,许多药企已经不在欧洲本地设厂生产化学原料药,尤其是青霉素工业盐类等大宗原料药

  (编辑:张新华)

“药厂怪味”缘何挥之难去 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调查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乳癖散结... 片剂 甘肃 非... 2021-03-22
石岐外感... 颗粒剂 北京军区 2010-08-31
蒙脱石散 散剂 北京 2018-12-18
抗银环蛇... 福建 2016-08-25
西罗莫司... 胶囊剂 湖北 非... 2024-10-09
颈复康颗... 颗粒剂 广西 2016-11-11
肠内营养... 口服混... 上海 医... 2023-05-2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