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湖北一季度85%中药饮片不合格 多源于产地造假

湖北一季度85%中药饮片不合格 多源于产地造假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11/7/6 9:01:40

  今年一季度以来,中药材价格继续高涨,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400%。暴利之下必有"勇夫"。昨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季度药品质量公告显示,中药材(饮片)不合格率高达85.42%。记者了解到,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合格品,源于产地造假

  省食药局公告表明,2011年一季度对全省14家药品及药包材生产企业,526家药品经营企业及253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抽验。在日常监督抽验中,抽验中药材33个品种48批,不合格28个品种41批,不合格率为85.42%。其中,巴戟天和沉香抽验3批以上均不合格。此外,化学药品不合格率7.45%,中成药不合格率18.94%,抗感染药品不合格率24.36%。

  武汉市食药局稽查分局人士告诉记者,中药材不合格率高企原因比较复杂。首先,中药材品类多、地区差异大,会带来标准上的难以统一;此外,各个地区对中药的炮制规范也不一,比如湖北的中药材到了上海,很可能被判为不合格

  但该人士强调,中药材质量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是造假。特别是如今药材价格高企,为赚得更高的利润,不少农民早在种植时就开始掺假。比如在红花中非法添加色素,用燃料染色五倍子,在天麻中添加明矾等增重剂,用硫磺熏银耳等。由于造假在植物生长早期介入,药品经销商和消费者很难去鉴别。

  武汉中联大药房质量监管部门黄经理告诉记者:"中药饮片的确有伪品多的问题,药店如今已经收紧进货渠道。此外,中药材的养护对温度、湿度要求也颇高。"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武汉中药饮片市场,武汉市食药局已在6月底对360家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进行了专项培训。稽查分局副局长林杰介绍,可以通过看断面、比环纹、辨颜色、嗅味道等方法,鉴别中药材真假。

  林杰也强调,此次抽查应是专门针对易出问题药品的"靶式抽检",常用药中80%-90%都是合格的,建议市民到正规药店购买。现在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已越来越严谨,对药材含硫量规定也或在年内出台,未来中药材质量将有提高空间。

  (编辑:张新华)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骨刺宁胶... 胶囊剂 福建 2017-03-07
黄芩苷胶... 胶囊剂 广东 非... 2019-10-11
点舌丸 水丸 吉林 2017-12-16
羊肝明目... 片剂(... 辽宁 2021-01-15
氯化钾片 普通片... 吉林 基... 2021-12-27
附桂骨痛... 颗粒剂 贵州 省... 2018-05-31
利福喷丁 胶囊剂 广东 2017-06-0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