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卫生部就公立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在会上表示,预约挂号是公开的,面向全人群的平台,挂号新政将使病人看病更有效、更准确。
一直以来,优质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都大量患者涌入到北京。目前预约挂号平台80%投放在网络上和电话上,门诊只剩下20%的号源。外地患者存在对北京预约挂号新政的不了解,这一部分患者可能会选择直接到门诊,挂相对小部分的号源。
对此,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毛羽介绍,网络和电话预约平台是公开的,面向全人群的。将比较多的号放在电话和网络上,就是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外地病人看病更方便。如果没有这种形式,外地患者来京就医往往需要提前到北京,可能还不是一个人,来京后还需连夜排队挂号,很可能连续几天排队。
因此,通过电话和网络,京外病人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挂号方式。预约平台实施以后,外地的患者在拨114之前加010,现在还没有加入统一平台的医院,只需在各医院所公布的电话号码前加拨010。
对于外地患者因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来京就医,已接受过一系列治疗,是否可视为复诊患者的质疑。毛羽对此表示,对于部分病人在外地看完病了,有一个初步的诊断,想到北京做进一步的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会预留看专家的机会。“比如说他可以挂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号,我们是有号的。普通号和专科号是敞开的。”
毛羽强调,比如患者在外地看的是神经外科的疾病,到北京想继续得到相关专家的诊疗意见,在网上和在窗口都可以预约挂号。一旦没有挂上专家号,可继续挂专科号。挂专科号以后可将在当地检查的结果,交给专科医生诊断,如果专科以上认为确实需要进一步的得到相关专家的诊治,专科医生将及时的将患者转到相应的专家手里,不用患者再排队,或再通过电话网络挂号。通过这种形式,使病人看病更有效、更准确,改进工作的目的是让病人看病更加便捷、有效。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也指出,在这次医改当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区域间的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要减少区域间的医疗差距,要减少城乡间的医疗差距,要减少患者因为看病就医问题而长途跋涉。"所以,通过医改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更加方便群众就医、以病人为中心的好的服务系统。"张宗久表示。
(编辑 李奕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