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店败给“夫妻店” 深圳连锁药店比例逐年下降 |
发布日期:2012/8/9 0:00:00 |
生意社8月9日讯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药监部门获悉,全市药品零售连锁比例逐年下降。药店连锁经营模式虽始于深圳,但近几年来,受税收因素及市场恶性竞争等影响,我市连锁药店占总量比例由2003年的85%,降至2009年60%,2011年进一步下降至51%,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所设定的到“十二五”末实现连锁占三分之二的比例越来越远。过于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导致连锁药店经营困难,连锁药店纷纷变身便利店。 “一刀切”带来恶性竞争 “现在深圳市的零售药店活的都很艰难,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又推行‘零加成’,就更难了。”国内知名品牌连锁药店广东一致药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欧建能显得颇为担忧。据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深圳市平均每平方公里药店数达3.3家,人店比与密度两项指标都居全国第一。欧建能补充道,药店除了多之外,其经营特点可以归纳为“一高两低”,即“高成本、低药价、低准入”,各品牌连锁药店近两年来不断地收缩,形势严峻,发展困难。 由于一致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有门店,比较各地的成本投入后,一致药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表示,深圳的租金和人工费用在全国来说都是单价最高的。她称,一些外省市出台“品牌连锁药店新开店铺面积需达到80平米以上,且店铺选址范围200平米内不得有其他药店;个体散户开设药店则需店铺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且店铺500平米内不允许有药店”等一系列硬性的准入要求。而相比外省市有规划有控制的零售药店发展模式,深圳一直推行全部市场化的运作,并实行一刀切,仅对药店的经营场地大小作出不能少于60平米的要求。她认为,这必然导致药店数量越开越多,单体小药店激增,产生恶性竞争。 连锁药店败给“夫妻店” 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单体药店一般是“夫妻店”,多由亲友管理,很多都不需支付员工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相比正规经营的连锁药店,其人工费用显然要低很多。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药价,吸引顾客,很多单体小药店会购买一些上门兜售的价格较正规渠道低廉许多的药品。这些药品除来源不明,质量得不到保障外,由于不需要开具税务发票等,税收方面灰色空间就更多了。 二天堂大药房朱晓青经理向记者坦承,单体药店确实对连锁药店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在采购、配送等物流方面我们有一系列固定的管理环节,连锁药店需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的支持。”此外,“我们的用人成本高,为员工购买医保社保,还有房租、水电等方面的成本,都比单体药店压力要大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