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正在酝酿修订新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修订方向是禁止非处方药(OTC)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只能在指定的专业媒体上发布广告。这对于依靠广告来树品牌做营销的OTC企业而言好似当头一棒,一时间反对之声层出不穷。那么,对于OTC药品的直接购买者来说,对于这一禁令又有什么看法呢?搜狐健康独家发起网友态度小调查,收集网友对于这一禁令的第一手看法。相关调查:OTC不在大众媒体打广告就会更规范?
碧生源成本3分钱 广告违法被查23次
在调查中,有82.71%的网友表示OTC的大众广告“应该禁止”;有15.12%的网友表示“不支持”OTC的广告禁令;另有2.18%的网友表示对这一事件并不关心。
保存到相册
8成网友赞成禁止OTC大众广告 [保存到相册]
OTC广告禁令得到网友如此高支持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OTC广告本身的乱象频出,虚假宣传泛滥。在中国,“OTC”这一名称来源于2001年底新版《药品管理法》的出台,这一管理办法确定了中国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区分。至此之后,OTC广告便开始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崭露头角。但是,在数量增多的同时,OTC广告的质量却越来越多的受到质疑:2012年中国食药监局公布了两次《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汇总公告》。4月16日的第一期公告显示:全国各级药监部门共查处违法药品广告33648次;7月20日的第二期公告显示:全国各级药监部门共查处违法药品广告50301次。根据相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布的药品广告严重违法的比例达到了58.2%。在大众媒体投放广告最多的OTC企业出现的问题最为严重:根据媒体报道,碧生源常润茶的成本每包仅3分钱,而该企业在香港上市之前曾因广告违法累计被查出23次;而以海量广告投放而出名的哈药集团在2005年就曾因各类广告违法被点名十几次;从其2010年广告费用3.66亿元到2011年的广告费用4.14亿元来看,哈药集团的广告费增幅已经超过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管不好就禁?“懒政”思维在作怪
既然OTC广告这样乱象频出,那么一纸禁令就能够解决问题吗?调查显示,52.02%的网友认为OTC禁令只不过“让OTC换个地方做广告,换汤不换药“;43.95%的网友则表示OTC广告禁令“能禁止非法广告,因为医学专业媒体的广告审查会更严格”;另有4%的网友表示“不知道”。
保存到相册
过半网友认为禁令无法解决OTC虚假宣传问题 [保存到相册]
实际上,虽然OTC广告违法违规行为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得到处罚的企业却很少:据统计,在收到查出的非法广告中,仅有5%-10%的药企接受的处罚。而追究OTC广告处罚难的原因,多头监管无疑是主要因素:在中国,药监部门只负责发现和查处违法药品广告,而对药企正是的处罚则需要工商部门来执行。即便是禁止了OTC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但是其在专业媒体上的违法广告行为仍然无法得到有力处罚,这是整个管理体制存在的固有弊端。在研究OTC广告禁令时,有关部门给出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药品广告太多,药监局监管不过来"。管不过来就"一刀切"地禁止,按此逻辑,食品、化妆品、酒类、汽车等其他类别的广告难免也有违法的或不规范的,是不是都该全面禁止呢?因为管不好就禁止,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而因噎废食的背后是懒政思维作怪。
禁止广告买药更便宜?专家:这不合逻辑
作为OTC的直接购买者,OTC的广告禁令对于消费者来说具体有哪些影响呢?在调查中,31.9%的网友表示“不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会降低药品成本,买药会更便宜”;31.67%的网友表示“非法药品广告离开大众媒体,耳根彻底清净”。相反,也有10.92%的网友担心“没有了品牌建设,不知道哪个药好哪个药不好”,9.75%的网友忧虑“正规的药品广告顺便做了很多知识科普,这部分被禁是损失”,还有6.2%的网友表示“没有药厂愿意做好药树品牌了,以后买不到好药了”。另有9.56%的网友表示这一禁令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保存到相册
网友最大的希望是买药可以更便宜 [保存到相册]
那么,OTC广告禁令是否能够像大家想得那样让“买药更便宜”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推论:广告宣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企业通过广告宣传扩大销售和实现盈利,才能为生产经营再投入和持续创新创造条件。没有投入就没有收入,而不是节约费用就可以降低价格。实践证明,在同一通用名下的众多非处方药中,大多数消费者不是选择低价的不知名厂家的产品,而是选择"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品牌药。
另一方面,OTC大众广告对于广大人群的自我药疗有着很大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目前国内约20%的药品是在药店销售,相当一部分是非处方药,如果将非处方药广告限定为只能在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发布,普通消费者将无法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不能根据自己对药品和企业的认知自行判断和选择购买药品,在药品的使用上会陷入盲从或随意,不利于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的水平。而且从国际惯例上来说,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允许非处方药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包括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在美国,即使是处方药也被允许直接向消费者进行宣传;而在欧盟,人们正在考虑解除艾滋病、糖尿病和哮喘病等3类处方药的面向消费者的广告限制。在管理上,其它国家更多地是对广告内容进行规范和严格监管,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用药安全。现在我国正在申请加入《国家药品稽查协约组织》(PIC/S),认真参考国际惯例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