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药材市场价格浮动,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药商到产地采购,中药材市场功能会有所弱化,但中药材市场作为中间流通市场的地位不会改变。有远见的药商,未来的核心方向就是将自身利益和药农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双赢,这与雀巢咖啡在云南和农户合作咖啡种植的情况相类似。
野生药材价格会持续上涨,种植药材则取决于供需状况。药材价格核心是产量、销量、存货、需求量,如此可判断出药材价格趋势。对于上涨的品种药商基本都采取“囤”的办法;对于下跌的品种则谈好价格,根据客户需求采购;持平的品种赚中间的流通费用。2012年,虽然有80%的药材下跌,却还是有20%的药材上涨或持平,所以药商同样可以赚钱。
药厂对药商有很强依赖度。大的药商下游客户基本是药厂,希望做长期生意,不会想着去赚暴利,而是合理利润,同时注重品质,稳定药材市场价格浮动,以保持药厂信任,赢得长期发展。药厂除了自身占比过大的药材会有种植,其他都依赖于药商,因为药材品种众多,鉴别难度高,药厂缺乏这类人才,而药商长期经营药材,对质量能把握得很好。
“囤”是由药材生长特性决定的,长期发展已经决定了药商就是药厂的仓库。从供给端来说,药材是每年特定时间上市,从需求端来说,每月每天生产销售(饮片或成药),决定了药材离开农田后就在流通渠道,或者在农户手里、或者在药商手里、或者在药厂手里,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经营模式,药商即是药厂的后方仓库,药商能保障药材质量、垫付资金、同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政府对中药材品质日益关注,商务部已经开始推动药材溯源工程,稳定药材市场价格浮动,因此药商向上游药材种植延伸,和药农紧密结合是大趋势。药材市场功能会逐步弱化,但其流通地位不会改变。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药商向上游延伸,药材市场功能会逐步弱化,但其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药厂验货平台,会一直占据流通平台地位,未来部分是在药材市场谈好生意,货可能就直接从产地发到用户,因此有实力的药商在产地建设仓库也会是大趋势。
中标数据网采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