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药品的专利到期引起跨国药企巨头销售额的集体下滑,进军仿制药领域能给它们带来不错的缓冲。问题则是接下来新药的速度是否可以跟上。
跟“仅此一家”的专利药比起来,仿制药没那么体面,但现在它将成为救命稻草。
2011年礼来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再普乐的专利还未到期时,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而今年第三季度的再普乐的销售额是3.75亿美元,这使其去年四季度净盈利下降27%。2014年,占礼来在美总销售额64%的五款畅销药物也将失去美国专利。
礼来的苦衷同时也是其他跨国药企的心玻虽然原研药专利到期每年都会上演,但达到近5年这样集中的程度还是前所未有的。
礼来的解决方式是宣布与南通亚联合作,进入品牌仿制药市场。
根据医药健康咨询公司IMS Health最新发布的报告,去年专利药到期导致各大制药公司损失了372亿美元,今年这个数值扩大到了427亿美元,到2016年,排名前20位最畅销处方药将有18款专利到期。
仿制药一方面可以缓冲新药研发之前的真空期,此外也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市常IMS预测,2015年仿制药将占全球药物市场的一半份额,而其中中国仿制药业增速为25%,远高于全球8%的增速。
2012年9月,辉瑞海正正式成立,辉瑞公司占股49%。向来只专注原研药的拜耳也有所行动了。拜耳在2011年3月宣布将旗下的普药平台中心挪到中国,并且将“选择性地扩充品牌非专利药”当做下阶段发展的重点之一。对仿制药一直很上心的诺华也在加大投入,其旗下专做仿制药的山德士集团近几年来在中国和印度则加快流露出收购更多公司的兴趣。
辉瑞中国企业沟通部总监席庆对《第一财经周刊》记者称,因为国内仿制药质量太差,品牌药即使专利到期也具有绝对优势。药企需要靠中国市场的增长抵抗因失去王牌药专利而导致的全球销售额下跌。
专利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会极大地打击创新,正是因为专利保护给制药公司带来的利润太大了,导致任期更短的职业经理人有时并不愿意将力气花在新药研发上。
有利可图的药物通常具有的特点是病人需要长期持续地服用,或者是这种病症会威胁生命,是不得不用的一种药物。肿瘤、心血管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药物是药企较为青睐的原研药领域。
席庆称:“容易研发的药物已经都研发出来了,剩下的都是难度很大的,这让研发投入越来越大,周期也越来越长。”
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被视为非常高昂的支出。诺华、辉瑞在2011年研发投入在90亿美元以上,研发投入排名第九的礼来也有50亿美元的支出,占总营业额的20%以上。王牌药品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这笔越来越高的开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利药所带来的利润将更少。
尽管大部分的制药公司开始仿制药业务,但它们依然愿意对外宣称绝大部分的精力还将在原研药上,并认为创新才是公司的立足之本。这看起来没错,但必须拿出行动来。
近三年8大制药公司通过的新药
阿斯利康 ZINFORO、FluMist Quadrivalent、Xtandi(与Medivation合作研发)
赛诺菲 AUBAGIO、ZALTRAP、SKLICE
拜耳 STIVARGA
诺华 依维莫司、Seebri Breezhaler、Jakavi、Signifor
默沙东 JANUMET XR缓释片、ZIOPTAN
罗氏 Erivedge、Perjeta
葛兰素史克 Cervarix
礼来 Amyvid、Erbitux
中标数据网采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