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节前综合症,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节前综合症,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来源:中标数据网  发布日期:2015/2/5 11:56:14

        春节将至,节前综合症大范围来袭,看看你中招了没?

        节前综合症——

        发病时间:多发于春节前后

        发病人群:上班族

        症状类别:“刷票强迫症”、“年货抢购兴奋症”、“旅行前亢奋症”、“年货囤积症”“江东父老恐惧症”、“年会嘚瑟症”、“啥也不想干综合症”等等

                初有意志消沉、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者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迅速减退,甚至出现暴躁、幻听、意志及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症状分析: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节前综合症似乎来得早了一些,这主要跟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有关。有网友认为,早在春节前两个月,在外拼搏的人们就开始安排返乡行程。买到车票的人,数着日子等着过年,没买到票的更消停不了,天天电脑前刷票、“捡漏”,盘算如何顺利回家。

        刷票强迫症、年会嘚瑟症 哪个让你中招?

        在北京工作的网友黄女士表示,自己工作有三年多,刚刚谈了个在天津工作的男朋友。这本来是好事,可是最近她十分烦心。家长希望她把男友带回老家见个面,男友这边,家中就一个独子,不回家过年说不过去。眼看春节越来越近,黄女士一直没能给家里人一个准确的回复,心里也越来越堵。

        用网友们的话概括,这就是典型的“江东父老恐惧症”。除了男朋友、女朋友之外,有没有升职、一个月挣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房子买好没,都可能是病因。网友@涵__summer表示,“江东父老恐惧症”无药可治,只想加班躲躲。

        “刷票强迫症”是2015羊年春节前特有的一种症状,让网友们津津乐道。回家的火车票提前60天就能买了,好不容易抢到了车票却是硬座,各种不甘心。于是每天各种刷票、改签、退票、再刷票……足足拉长到60天的抢票战,让人早早地进入了节日状态。

        每到春节,各种开支也让人吃不消,一想到过年要买礼物、发红包、给压岁钱,就什么也不敢消费了。“啥都不想干综合症”,说白了就是“没钱认命”,勒紧裤腰过日子,回家过个体面的年。

        此外,还有“年会嘚瑟症”、“旅行前亢奋症”、“年货囤积症”等,也让部分网友在回家以前经受了一番精神的考验。

        专家、网友纷纷支招:专家称春节本就让人纠结 网友支招破解之道

        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理事赵悦辰接受中新网生活频道采访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春节让都市白领很纠结,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一方面,在异乡工作的人们能回到家乡,和亲朋好友团聚,让人兴奋、喜悦和向往。另一方面,春节也有可能让人烦躁和不安。担心买不到车票,如何合理安排旅程,能否得到长辈们的认可,同龄人之间的比较,都会带来自我价值感的焦虑。赵悦辰介绍,有心理不适的人要找到情绪的来源,试着去接受不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多理解自己,进而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具体来说,调节节前综合,最好将节前工作量化安排,明确每天的任务,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抛开对工作的厌倦情绪。其次是适度对节前的兴奋降温,转移注意力。如果身边有消极怠工的人,尽量不要在一起相互倾诉,避免相互“感染”。同时,可适当给自己一些暗示,暗示自己要像平时一样努力工作。

        此外,网上流行的节前综合症的调节方法还有“休克疗法”、“调理疗法”、“隔离疗法”等。休克疗法即请假至长假开始,这种方法虽然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根据追踪调查显示并不能根治,约有90%使用此疗法的“患者”,在下次长假再度发病且症状明显加重。调理疗法是让患者拿工资条、信用卡账单、支付宝账单等通读一遍,每日3次,效果颇好,但是有可能产生节后辞职等严重副作用。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盐酸地尔... 缓释胶... 黑龙江 2017-05-05
盐酸伐昔... 分散片 贵州 2018-01-18
清肝毒胶... 胶囊剂 北京 非... 2019-05-24
附桂骨痛... 片剂 贵州 2020-12-01
爱维心口... 合剂 贵州 非... 2018-12-27
凝结芽孢... 片剂 云南 非... 2018-10-25
灯心止血... 胶囊剂 江西 非... 2010-07-16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