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b2c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期,而医药o2o是行业发展的未来,因为医药o2o才能真正把服务做起来,服务本身是可以粘住用户的。
通过医药o2o的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相应合作的药店能够把周边药店的市场份额吸引过来,京东健康到家业务部总经理邵清预计,5年后,中国的零售药店会因此被干掉一半。
4月8日独角兽工作室发布了《医药电商分析测评报告》,报告主要针对三种典型的医药电商模式,即o2o、b2c、b2b。
制约医药o2o的四大因素
目前,医药o2o产品主要以覆盖北上广地区为主。叮当快药的平均配送速度最快,但达不到宣称的28分钟送到。医药o2o主要面临政策真空、物流成本较高、实际使用需求较低、短期内难以变现等问题。
对于医药b2c产品,百度指数最高的是健客网,1药网的官网流量最大。但健客网的百度指数只有1700左右,因此可以认为,通过用户搜索给医药电商平台导流量还达不到一定效果。在b2c产品的附加功能中,基本都设有药师咨询,部分有用药提醒以及问诊平台,以达成用户的留存,降低流量成本。其线上的药师咨询服务均不够专业,不尽如人意。经观察,医药b2c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处方药、医保等相关政策尚未开放,对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限制较大;用户流量较低,获取用户的途径较少;存在价格战,促销手段有限。
医药b2b具有地域性基础;下游终端主要为单体药店;上游商家主要为一级商、二级商;核心思路是优化药品供应链四大特点。目前b2b遇到的问题首先是物流,由于b2b仓储物流的特殊性,导致物流成本较高,对发展规模和区域有较大限制。另外,由于传统药品销售的渠道具有垄断性,加上区域销售差异和信息不对等等诸多问题,导致用户接受度很低。
对于医药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短期内比较看好b2b电商,因为药品流通扁平化是必然趋势,b2b的模式就是实现这种扁平化,但是随着进程越来越扁平,b2b平台可能会逐渐丧失存在的价值。对于医药电商b2c,随着处方药的解禁,必然会存在非常激烈的价格竞争,就会考验相关公司的资金、供应链、医院对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与问诊类产品合作引流、介入医保、开放处方药。对于医药o2o,可以认为其有一定价值,关键点在于加强线下面对面的服务,这是其与b2c之间最大的区别。
o2o三要素:流量、药物、配送
药给力创始人任斌表示,送药o2o有三个主要要素:流量、药物、配送。药店在整个环节中的位置很精确,就是提供药品。送药o2o与b2c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快的配送速度,因此与b2c自建仓储不同,送药o2o可以依靠中国广泛分布的药店资源形成自己的仓储,与药店应该是共生关系。
送药o2o想与药店建立密切的关系,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给药店带来更高的收入,一个是把成本降得更低。在提高药店收入上,重点也有两个,一个是拉新客,一个是留老客。但医药行业是被动消费,很难大批量获得用户,所以提高收入的关键应该在提高留存率上面,这就涉及药学服务发挥的作用。
药给力在提供药事服务上,已上线4800种状态组合,9784条药品互相冲突信息,以实现更正确地选药,自动识别药品冲突。同时,药给力设计漫画药品说明书,上线153款视频药品说明书,解决用药环节的问题。
5年后,医药o2o将干掉一半中国的零售药店
在京东健康到家业务部总经理邵清看来,大多数的医药电商已经被工业企业控股,本质上都成为传统企业。想通过流量给销售额带来增量也面临不小争论,目前不少医药b2c依靠天猫医药馆的巨大流量,但面临的是低价的竞争,最终都是不挣钱的。医药电商还面临资源和钱的博弈,有资源的企业利用资源布局,有资金的企业通过资金购买资源,哪种方式最终能成功,现在无法下判断。
医药电商未来可能有两种形态,一方面会形成几个规模很大的平台,另一方面,大部分医药企业以服务取胜,做成小而美。
实际上,邵清认为,医药b2c的战斗已经结束,结果就是工业企业一统天下,品牌产品一统天下。医药b2c行业内正常亏损在5~10%,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期。而o2o是行业发展的未来。因为o2o才能真正把服务做起来,服务本身是可以粘住用户的。这是个零和游戏。通过o2o的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相应合作的药店能够把周边药店的市场份额吸引过来,他预计5年后,中国的零售药店会因此被干掉一半。
医药电商普遍不看好移动医疗。由医到药基本不可能,所有的移动医疗公司流量转化非常差,导流效果差。但是由药到医这个过程可以做得很顺利。因为未来做的是处方药,最后迭代的是处方,这时候就可以把医生拉进来。通过轻问诊服务,医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利益驱动,如果把药结合进来,变现能力就会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