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

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9,798例次(7.7%)。2015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比例为51.3%,与2014年相比降低2.1%。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

细心的人会发现,2014年和2015年总报告数据一致……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
注意事项
CFDA多次明确表示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临床医师须注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前段时间,CFDA正式发文:要求所有茵栀黄注射液生产企业修改说明书,在禁忌中明确标注 "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这是一款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在朋友圈掀起了一阵讨伐热潮。针对中药注射液等产品中不良反应不明确,禁忌不明确的群众应引起重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中药注射液中显得更为重要。
附表:中药注射液数据集

欢迎原创投稿,可加中标数据网编辑QQ号(455091639)联系
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查询最权威的行业数据,浏览最新鲜的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