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廉价药生产困境?为解救廉价药生产困境,2014年开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医药政策,还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找回消失的廉价药?药品招标能否解决廉价药消失的困境?

最近,某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药品招标,一位业内人士却连连摇头:“招标是为了有更好的选择,能把价格降下来,才是真招标。招标应该是为广大百姓去招的,百姓治病确实需要什么,才去招什么。可现在的招标,程序看似很阳光,结果却是药价越来越高,有的廉价药品进不了招标序列,有的廉价药品则因为企业觉得无利可图而流标或废标。”
药品招标困境在哪?
有的地方因为深知药品招标降不了药价,连续七八年没再搞过大型药品招标。尽管医院不直接参与招标过程,但需要采购药品的品种是由医院上报的,要用国产的还是要用进口的,最后也都是医院自己确定。
“高药价的成本既包括药品的利润,还包括寄生在其中的各种回扣,怎么能低得了?”不仅药价整体上下不来,公认的低价基本药物还经常一药难求,很多专家用经济学原理通俗地解释说是利益驱动所致——药价低利润低,药厂没有生产动力,药店觉得没有“赚头”,医院同样是无利可图。
我国的药品和耗材设备流通体制出问题不少,现在的医疗医药问题,药品因素带来的问题占到70%。2015年度全国因药品和耗材设备流通腐败带来的医疗腐败,浪费医疗费用至少1万亿元,而且每年还以20%的速度在增长。
降低药价是否存在技术困难
应该看到,我国一些试点改革的地方已经给了明确的样本,只盼这些星星之火能早日燎原,全国尽快形成一盘棋。而对于那些高价药,各级党委、政府要敢于触及各方利益,真正切断药品和耗材流通的黑色链条,让虚高的药价降下来。
欢迎原创投稿,可加中标数据网编辑QQ号(455091639)联系
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查询最权威的行业数据,浏览最新鲜的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