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是一年。两票制方案发布两年多了,各地已经逐步完成对两票制的调整,然而,“4+7”带量采购接着来袭,在这种背景下,让我们看看三大千亿药商的业绩如何? ▍两票制及带量采购后,千亿药商不断买买买 两票制对于大药商来说是扩张版图的良机,带量采购又是接下来几年的又一重磅政策。 除了在国内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布局,在2018年无大并购的国药控股外,上药和华润医药继续买买买。 上药继2017年拿下康德乐之后,2018年继续通过收购来扩张分销业务版图。上药先后收购了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上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上药控股遵义有限公司、海南天瑞药业有限公司;另外,上药通过收购惠州市上药同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大众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四川瑞德药业有限公司等,完善了重点省份的网络布局。 与上药聚焦在分销领域不同,华润医药不仅局限在医药商业领域的并购,更加注重对有特色的制药企业的并购。2018年,华润投入约6.5亿元,完成了对10家医药生产和销售公司的股权收购,包括上海国邦医药、连云港德众药业、江苏南山药业、国药广安医药等。目前仍未停下并购的步伐,并购江中药业仍在火热推进中。 ▍国控、上药、华润整体业绩PK 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均是我国制药工业、商业分销和零售为一体并且均处于领先地位的综合型药企。其中在医药流通领域,这三家药企多年来稳居我国前三甲。 2018年三大医药巨头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均有较为可观的增长,尤其是毛利润,三者增长率均达到2位百分数,且均接近20%或20%以上。 国药控股由于有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短期内其业务市场地位尚不能被撼动。2018年,国药控股业务收入达到3,445.26亿元人民币。如果均以人民币统计口径计,国药控股比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二者业务规模的综合还要略大。 从毛利来看,由于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毛利率较高,达到两位百分数,三者中由于华润医药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高,毛利率也最高,达到18.41%。 从净利润来看,规模最大的当然是国药控股,达到58.35亿元人民币,增速最快的为华润医药,达到15.90%,净利润率最高的为上海医药,达到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