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落标产品惨死,中标产品残生”。 在5月9日~10日召开的2019中国DTP及处方药零售大会上,一位业内专家发表上述独到观点。赛柏蓝在大会现场了解到,4+7对于外资药企是策略问题,内资药企则是生死问题,必须活下去才能活的更好。 赛柏蓝5月9日报道的文章《第二批带量采购品种已选定》(点击阅读)引起高度关注。可见4+7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还在蔓延,无论对药企还是医院。 ▍4+7后,医院有哪些变化 在2019中国DTP及处方药零售大会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DTP分会秘书长张小平分享了他和某医院财务科科长关于第一批4+7的对话。 问: 4+7规定的量能不能完成?为什么? 答:肯定能完成。因为医保局规定医院采购必须达到规定的量,达不到就要扣钱,所以量肯定能达到。 问:药企现在能不能及时拿到钱? 答:能,因为如果医院不给药企钱,医保局就不给医院钱,所以医院必须要按照规定把钱给到药企。 问:国家希望通过带量采购降低药价破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医生收入下降问题,医院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吗? 答:在我们这儿达不到,现在主要还是靠政府补贴。医生收入没有实质性的上涨。 问:医生现在心态怎样? 答:看医院哪些产品比较赚钱,然后走院外。 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4+7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进展超预期。 截至4月1日,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已完成了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从各地进度来看,4+7执行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从以上对话我们可以发现,医院、医生的收入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在带量采购、控制药占比、医保控费等压力下,医院处方正在外流,院外市场正在发展。 ▍带量采购加速处方外流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一直在努力推进处方外流。 近年来处方外流主要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