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多家医院物资用尽、湖北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仍然突出,N95口罩,网络电商全面缺货,线下药店要么断货、要么价格飞涨,在这种时刻,我们更需要将N95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
不是N95,也有防护效果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戴普通口罩还是有用的。因为这些病毒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一般的口罩是能够阻挡大部分飞沫的,所以戴普通口罩是有用的。
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必须要佩戴N95型口罩。
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在官微中列出市面中常见的三类口罩,具体如下:
? 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如果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了;
? 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如果会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
? 普通棉纱口罩:可以阻挡36%的细菌。

图片来源:健康湖北
上述数据显示,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阻挡细菌的比例最高,达95%,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不一定非用这类口罩不可。
专家:戴两层口罩更容易被感染
有些人不是不防护,而是过度防护,针对这一点,专家也给出了回应。
1月30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时也表示,有很多戴口罩的误区,比如有的人员没必要戴防护口罩,有的人员还戴两个口罩,这就更不对了。
蒋荣猛:“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戴口罩的误区,肯定口罩是不建议重复使用的,因为口罩的过滤膜它是有最大的过滤能力的。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很多人戴口罩的误区是戴得不对,有的同志戴上防护口罩,我认为就没有必要。
还有的人戴两个口罩,有的里面戴一个外科口罩,外面再套一个N95,这就更不对了,它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更漏气。另外就是戴两个口罩,我们的呼气的阻力增加了,你会更使劲地去吸气,又漏气,又使劲吸,那不就更容易被感染了。”
N95口罩,不建议一般民众使用
对于口罩的正确使用,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贺雄说,口罩类型上讲,普通非专业人员使用普通医用口罩,就是俗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专业性相对强的,比如医院、疾控人员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抢救病人的医生,要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它具备防喷溅的功能。
还有我们常说的N95口罩,一般民众不太建议推广使用。“因为它的通气效果不如医用口罩,从价格讲也没有必要造成新的浪费”。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与人接触的,即使在室外必要时也要佩戴口罩,比如公交司售人员、交警等。室内居住时,健康人和可能潜在有风险人群一同居住时,也需要佩戴口罩。“但如果没有类似情况,可以不佩戴口罩,要做好评估。”
多家医院物资紧缺
30日,网曝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用防护物资已经殆尽,急需捐赠。该医院工作人员程老师称,每天筹集到一点就用一点,现在很需要大家帮助。
3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布防护物资告急,医院通过微博急求社会各界捐赠!由于防护服仅剩6件,医护人员只能用胶片、文件袋自制护目镜!医院已开通接受捐赠通道,接受渠道正规、资质齐全的下列防护物资:防护服、隔离衣、防冲击眼罩、防护面罩、N95口罩。

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表示,由于疫情发展得太快,医疗防护物品在当下也一直处于有缺口的状态。
发布会上,湖北省经信厅厅长王祺扬进一步呼吁社会各界捐赠,王祺扬表示,定向捐赠的物资已经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直接送达接收单位或者地区,非定向捐赠物资,已由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防控需求统筹分配。
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术组副组长冯录召表示,普通公众在一般公共场所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即可,呼吁为更多医务人员省下N95。
冯录召:“医用口罩分三种,一种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第二种是医用外科口罩,第三种是防护型口罩,也就是N95。
普通公众如果不去医疗机构或者能接触到大量患者的场所,如果公众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场所,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是可以的,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型口罩,虽然它的防护效果更好,但是现在资源比较紧缺。
我们希望公众合理的选用,在日常情况下,就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把医用防护型口罩包括N95口罩更好地留给资源比较紧缺和紧张的医务人员。”
但冯录召特别提醒,公众如果去医疗机构就诊,或者出现症状要戴医用外科口罩。一些公共机构,比如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在岗期间可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抗击疫情,我们能做的是戴口罩、勤洗手,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