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动真格的了?大三甲拖欠回款被通报

动真格的了?大三甲拖欠回款被通报

来源:看医界  发布日期:2020/6/15 13:50:09

        近日,某三甲医院因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等问题被通报,财务科科长被调岗,这是否表明政府要在解决医院拖欠货款问题上动真格的了?

        根据官方通报,近日,莆田市第一医院(三甲医院)因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耗材回款一拖再拖等问题被通报,该院财务科科长被通报批评,并调离岗位。

        有媒体猜测,这是否表明在解决医院拖欠货款问题上,政府要动真格的了?最让医药行业痛苦的回款问题真要解决了吗?
 
        公立医院拖欠供应商货款是痼疾顽症
 
        公立医院拖欠医药企业货款问题由来已久。虽然企业界一直在呼吁,管理部门和政府文件中也多次提出要求,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全面和有效缓解。
 
        2010年,卫生部 、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第三十七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回款,回款时间从货到之日起最长不超过60天。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规定时间回款的,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出台规范的目的就是为进一步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明确药品集中采购当事人的行为规范。
 
        2015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天”。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医疗机构要及时结算药款,对违反合同约定,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回款或变相延长货款支付周期的医疗机构,卫生计生部门要及时纠正并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责令支付违约金、降低等级等处理。
 
        围绕医院回款问题,尽管政策越来越严格,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2018年,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调研显示,公立医疗机构回款账期最长达960天,欠款金额最高达8600万元。而公立医院回款老大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回款周期长甚至成为了行业里的“规矩”。虽然药械企业的呼声不曾间断,但回款问题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
 
        是年 1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还提到,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企,都要坚决杜绝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严重拖欠的要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对地方、部门拖欠不还的,中央财政要采取扣转其在国库存款或相应减少转移支付等措施清欠。
 
        医院为什么会拖欠供应商货款?
 
        首先必须承认,医院之所以会拖欠货款,一方面是一种习惯,这种拖欠货款给自己发展注入了资金,另一方面还是医院资金紧张,在长期负债经营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拖欠货款的办法维持自身的发展。那为什么医院会拖欠企业货款呢?因为药品器械设备建筑企业是与医院有经济往来的几类企业,而面对这些企业,医院处在强势地位,供应商一般都不敢得罪,即使自己很困难,也不敢怒。
 
        那么医院为什么会经营困难呢?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策规定的政府补助大多数不能到位,让医院生存步履维艰。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指出,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在政府投入方面,要求各级政府要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大多数地方并没有足额落实。
 
        二是医保拖欠医院债务也比较严重。医保费用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医保实行的后付制,医保患者就医费用,医院先垫付,等病人出院时医院按政策与患者结算,然后再与医保结算。这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医保结算不及时,二是在结算时医保审核认为医院结算错误,扣除医院已经与患者结算的款项,再加上医疗救助、患者欠款等问题,医院的运转就受到影响,长此已久也就酿成了回款慢的问题。
 
        三是药品取消加成,本应该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但由于调整幅度不够或者没有调整,再加上一些地方也要求取消耗材加成,致使医院收入渠道变窄,而人力、水电费等成本上升,单靠还未成熟的医疗服务收入无法实现医院收支平衡。医院的压力最后将转嫁到药械企业身上,能欠着就先欠着,回款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四是一些医院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导致债务缠身,既加重自身运营困难,也拖累了医药企业。
 
        五是一些医院内部管理粗放,导致经营不善。在本案例中,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被要求对本院物资入账模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院长审批完后入账”,调整为“与物资仓库同步录入财务账”,在保证财务账与仓库账相符的同时,缩短还款时间。根据货物类别以及合同约定情况,对欠款进行分类,拟定还款计划。拟定药品、耗材年度采购计划,保障临床需要,减少库存量等方法改进管理。
 
        有效解决拖欠货款问题还需从源头上发力
 
        讲财务科长调离工作岗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仅仅只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传递给我们的是拖欠货款问题已经进入了巡视视线,财务科长调整工作岗位只是一个开头,因此,各级医院管理者必须引起重视。
 
        关于医院运营困难问题,2015年,国办7号文已经给出了3条具体解决路径:一是由财政支持设立药品采购周转金,二是医保部门将基金按药品费用支出比例提前预付给医院,三是鼓励通过互惠互利、集中开设银行账户,由银行提供相应药品周转金服务,加快回款时间。
 
        从去年开始,在国务院意见的指导下,浙江、甘肃、福建等地已经开展了各种有益探索。
 
        浙江省实行医保基金预付医院两个月的医药费用,通过采购平台引入银行30~56天免息信用贷款。设立统一的省级药械联合采购监管账户,对医院的采购账户进行监管,医院在药品验收入库后,30天内从采购账户将货款打到监管账户,监管账户于次日再付款给供应企业。
 
        甘肃省计划统一引入一家银行作为第三方提供流动性融资,由银行根据省药品采购平台提供的采购数据,为药品供应商提供30天药款支付。
 
        福建省的做法是,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货款由医保部门按月、统一与配送企业进行结算支付。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未来10年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要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言下之意,是药品、耗材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向供应商支付,而医疗服务费用向医疗机构支付,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缓解其资金运行压力。
 
        5月12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医保发〔2020〕18号)明确将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报销按照申请—受理—审核—拨付—办结全流程不超过30个工作日列入清单,由此我们可以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规范,拖欠企业货款的情况或将从根本上解决。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降脂宁 口服普... 黑龙江 非... 2018-11-05
强身萝菠... 煎膏剂 广西 非... 2022-04-01
异丙托溴... 吸入溶... 宁夏 非... 2019-03-27
红霉素眼... 眼膏剂 宁夏 基... 2017-09-09
小儿清肺... 咀嚼片 河北 2017-12-14
重组人生... 注射液 江苏 非... 2018-02-10
环孢素滴... 滴眼剂 河北 医... 2017-12-1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