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门特病种变化,是否利好药店?

门特病种变化,是否利好药店?

来源:中国药店  发布日期:2020/10/22 9:39:25

        近日,茂名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茂名市第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0000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在答复函提到了关于门诊特定病种一些政策调整的问题,茂名市医疗保障局也列举了市内门诊特定病种报销渠道进一步拓展、门诊特定病种经办效率进一步优化等情况。

        其中在门诊特定病种政策进一步调整方面提出三点变化:

        第一,取消门诊特定病种专用证,实行资格认定备案制。

        第二,取消门诊特定病种起付线,改为相对应的就诊地支付比例报销,如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的,按相应级别医疗机构住院支付比例报销。在本市内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按未定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支付比例报销。

        第三,针对部分品种不设最高支付限额,按统筹基金限额支付,按公布的数据是分布在三个疾病领域,分别是白血病(放、化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透析治疗)。

        门特病种数量各省以及各市的认定标准不同,导致门特病种认定方面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目录标准,这就造成了目前门特病种A省市报销B省市不报销,B省市报销A省市不报销的局面。

        如佛山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目录的有包括精神分裂症、恶性肿瘤(放疗)、恶性肿瘤(化疗、热疗)、慢病丙型肝炎、尿毒症门诊透析治疗等17个品种。

        而北京市也有17个品种纳入门诊特定病种目录,但是在目录上佛山市有很大的差异,如10月1日北京市新将重性精神病、耐多药结核,C型尼曼匹克病,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生物制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抗纤维化治疗6种疾病增加纳入北京市医保门诊特殊疾病病种范围。加上前期纳入的恶性肿瘤门诊治疗、肾透析、等11个病种,在病种数量上和佛山市一样,但病种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别。

        第二,门特不设起付线

        门特不设起付线,门特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应不低于普通门诊统筹标准,目前针对门特政策大部门地区是设定最低起付线,而起付线的金额标准也各有不同。

        如呼和浩特市规定,凡符合门诊特殊用药使用限定支付范围的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特殊药品费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400元(起付线)以上符合政策规定的部分按65%支付。

        莆田市起付线是50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5%。

        成县分别按照一级、二级、市内三级、市外三级医院80%、75%、70%、60%的比例,对政策范围内费用进行报销。起付线分别为2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
        第三,实行长处方管理 

        管理办法规定,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可根据病情需要将门特单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延长到12周。

        实行长处方管理不管是对门特还是门慢,都是未来的趋势,但就门特而言其认定标准按照《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指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需在门诊长期治疗或诊疗方案明确的疾病。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方案明确,可在门诊长期治疗,医保用药量由4周延长到12周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各地也都在尝试12周的长处方管理,如近日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完善门诊慢性病长处方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针对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病种,经诊治医生评估后可单次开具不超过12周用药量处方,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同样执行长门特门慢处方管理的还有北京市、山东省、四川省等。

        茂名市针对门特的三取消政策可谓极大的利好药店门特服务,广东省标的统一门特病种也更加有利于各地的病种报销,针对零售药店而言,和医疗机构政策同步并密切相关的门特政策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未来门特对于药店该如何发展,能否带来利好,需要深思。

        针对零售药店极具专业化的门特、门慢、DTP药店应该如何发展,专业化服务如何打造,药店能否通过门槛和专业化获取红利,是零售药店布局未来所要考虑的。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碘比醇注... 注射液 江苏 2018-05-04
逐瘀通脉... 胶囊剂 江西 非... 2010-07-16
通塞脉片 新疆 2018-06-30
昔萘沙美... 气雾剂 山西 非... 2011-06-07
乙肝舒康... 胶囊剂 广西 2016-11-10
蟾酥注射... 注射液 广西 2016-11-09
复方颠茄... 片剂(... 广西 2016-11-0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