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采结果进入执行期,在产品被踢,中选药临床替代之下,结合医保支付加持下,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的兴起,年底医药行业的变局,包括更加激烈的竞争、裁员、战略调整等都将更加激烈。健识局总结更多热点如下。
重磅政策一览表
第三批国采进入执行期,186个药遭踢
江苏药采平台10月31日发布通知显示,186个第三批国采未中选产品暂停采购,涉及石药集团、昆明积大制药、华北制药、湖南科伦等多家知名药企。(翻至文后,查看186个暂停采购药品详情)

按照江苏药采中心要求,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需要按照其他省份梯度降价结果或者按照梯度降价要求主动申请降价;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需要以中选价中的低者为上限,主动申请降价。 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暂停挂网。 也就是说,上述暂时被踢出江苏市场的产品,可能是降价不到位,也可能是未及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示期到11月5日,部分产品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而在改革持续推进之下,大批产品遭淘汰还是难以避免。
国采药92.39%已回款,有品种采购量2000%完成
10月27日,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通报国采执行情况。

截至9月30日,第一批国采31个品规的全省采购总数量是约定采购总量的200.72%;中选药品的采购量占同品规下所有药品采购总量的比例为87.58%;其中,培美曲塞达到99.04%,基本实现临床替代。
2020年4月11日执行至9月30日,第二批国采的36个品规中,也有26个完成了全省约定采购数量。其中阿比特龙采购完成进度达到2433.85%,中选药采购占比达到98.08%。(翻至文后,查看江西前两批国采结果执行详情)
在业界关注的回款方面方面,截至9月底,江西省采购平台共有各供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明细账单52382份,两批次国家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在该省账单总金额为46552.96万元,回款(含预付)总金额为43012.34万元,回款比例达到92.39%。
慢病互联网复诊费用将纳入医保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近期扩内需促销费工作方案,要求医保局和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依托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增速进一步加快。在资本和政策进一步加持之下,行业预计,二者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其中医药电商的规模将在2023年超过线下零售。
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公布,7个大品种加速上市
10月29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第三批临床急需新药名单。包括来自安斯泰来、渤健等知名药企的7个大品种。
 
按照药品审评审批的相关规定,这些产品多为罕见病或临床急需特效药,可提交相关材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请,上市速度将大大加快。此前,CDE已经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18年11月份发布了两批急需药品名单,共70个大品种加速上市。
医药卫生大事件
三款畅销药遭举报,指责医院领导置之不理,是纵容犯罪
据行业媒体消息,广州某大医院们门口又出现一封举报信。信中详细列出三款药品的回扣数额,并称医药代表在信息科买以上用药数量每月给医生回扣,并称相关医生“每月销量几千盒牟取暴利,多开乱开坑害病人”。
同时,举报人还称,过去几个月,医生毫无顾忌收受医药代表贿赂,医药代表畅行无阻行贿,医院领导置之不理,是纵容犯罪。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
一个月后(12月1日),医药代表备案制就要正式落地执行,此前消息看,早有企业开始了备案工作。有业内人士指出,备案信息很可能会成为有关部门定向反腐的重要线索。无论如何,在市场萎缩,竞争加剧,合规压力升级之下,接下来药代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拜耳40亿美元收购AskBio,细胞和基因疗法管线拓宽
10月26日,拜耳宣布收购AsklepiosBioPharmaceutical。根据协议,拜耳将支付20亿美元的前期款项和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最快可于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AskBio是总部在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不同治疗领域基因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在研项目集中在庞贝氏症、帕金森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处于临床开发的早期阶段。该公司的加入对拜耳新兴的细胞和基因疗法业务,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中山三院发生恶性伤医事件,伤者曾支援武汉抗疫
10月31日上午,广东广州的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发生恶性伤医事件。
根据广州天河公安通报,行凶男子是曾在该院就医病人,行凶后跳楼自杀。2名伤者正在治疗,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另据南方日报等媒体消息,伤者之一是该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陶炯,疫情期间曾前往武汉支援,为医患开展心理干预和疏导。31日上午,在接诊期间,被突然闯入者砍伤。目前正在救治中,伤情较为稳定。另一名伤者是门诊工人腹部被捅。
一周新药大盘点
成都苑东生物有望拿下美金刚缓释胶囊首仿,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生变
国家药监局信息显示,成都苑东生物以仿制3类报产的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进入行政审批阶段,有望拿下该品种的首仿。
盐酸美金刚作为新一代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可用于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治疗,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国内目前只有丹麦灵北药厂、石药集团、扬子江药业等的片剂,以及珠海联邦和海达舍画阁药业的口服溶液获批。
赛诺菲治疗戈谢病1类新药在华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近日,赛诺菲及旗下Genzyme公司联合申报的1类新药venglustat,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戈谢病,有望成为该病的“first-in-class”疗法。
中国生物制药PD-1三线治疗鼻咽癌进入美国快速审批通道
中国生物制药近日消息称,该公司与康方生物共同开发及商业化的PD-1药物派安利普用于三线之劳转移性鼻咽癌,获得了美国FDA授予快速审批通道资格。此前,恒瑞医药、基石药业等本土药企的PD-1/PD-L1等产品分别在美国获得了孤儿药资格认定等,有望加快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