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官网发布《关于接收新药资料申报的通知》,根据该院临床诊疗需要,决定将在12月1日至12月7日接收新药资料申报。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申报品种接收范围和原则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明确,原则上是四川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已挂网品种,范围不限定,但不包括中成药。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家严控中药的医院,早前湘雅二院、华西医院等就曾发文拒绝中药、中药注射液、辅助用药进院。就在11月份,还有上海某医院开药事会,直接剔除所有中成药注射剂,只保留部分口服中成药。
南京某三甲医院也在其新药登记须知中明确列出: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中药注射剂等列入“南京市医疗机构重点监管清单”的品种将不予新药登记。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都在其中。
早在2017年底,山东千佛山医院等多家医院采取行动踢出中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一口气踢出了160多个品种,其中156个是中成药。
更重要的是,医保支付也对中成药有所限制。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45个中药注射剂,77个口服中成药临床使用受限。包括限定适应症、限定医疗机构级别等。(下文附目录明细)
有药学专家指出: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加大对中药的投入,应该鼓励药品研发生产企业真正踏实按西药标准研发和生产,以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同时要求药监部门严格审核批准上市新药,以保证这些药品进行科学的临床试验设计、保证药厂提供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可靠,只有这样,中成药才可能有进步的空间,才可能自主研发出诸如青蒿素一样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现代药品。这样的中成药才能真正赢得临床医务人员的欢迎。

值得期待的是,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循证医学中心,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中药前行,任重而道远。
附:医保支付受限中成药品种

图片来源:健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