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很多代理商朋友的日子都没有以前好过,尤其是越大的越难过,集采的集采、降价的降价,不光药品还有耗材,后续还有中成药。
那么,在现有的大“带量”机制下,是否,在机制下还留有商机?
表1:第二批、第三批国采3进2降幅(有些是多中2)

(信息来源:国采官网 风云药谈整理)
表2: 国采第二批、第三批最低可中标降幅与中标降幅对照

(信息来源:国采官网 风云药谈整理)
风云简评:
1、3进2只要不脑残都有高溢价:如果,一个产品在现有的国采机制下,同组有原研,那么,最终的降幅基本上就在55%±。
从数据上看,第三批的平均降价幅度远远大于第二批,通过大数据分析有些超大降幅真的没太大必要。
第二批的第二顺位中标平均降幅是38%,平均可中标降幅23.2%即可。
第三批的第二顺位中标平均降幅是51.2%,平均可中标降幅29.5%即可。
除了像左氧滴眼剂外企-52%降幅没有中之外,大部分外企是几乎没怎么降价。
2、空间依旧好:综合来看,除了原有价格就极低的,大部分产品的中标价空间都还不错---这里说的空间是指,中标价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空间。
平均下来大部分产品还能给代理商30--50%的费用,至于,厂家给什么政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3、围标是个敏感的话题:围标、串标在国采的文件中明确说明是不允许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假设,有人这么做又不留下任何痕迹,在未来会是什么趋势?
4、中标产品的续标先手:
① 4+7扩围续标:这次续标直接采取了,原中标企业续标,后续不管过评多少家一律不考虑,原中标企业获得极大利好。
②开放式续标:这种机制下,原中标企业只要能跟标,就依然会获得很大的市场份额。
③再次竞标:不管是4+7扩围,还是采取省区自主再次竞价续标,基本上原来愿意销售低价的,基本上还能中标。
换句话说,3进2的情况,在国采的后续依然存在巨大的利好,而这种利好能持续多久,就是代理商的代理的红利能持续多久。
5、老话题活下去:不管以前一年能赚几个亿,但是,在现有的机制下,活下去或者更好的活下去才是根本。
就算是有一天代理制真的不存在了,但是,活下去的这批代理商也一定是大企业诏安的首要对象,毕竟,掌握终端资源就是财富。
6、延伸到5进4之内:国采第三批是3进2一年,4进3两年,5进4以上是3年,如果,在这种标的下能中一个还算理想的价格。
并且,这种产品可以接几个,尤其是有自己的商务体系的代理商,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