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注射剂也是4+7集采中,金额较大品种,2018年医院销售额23.5亿,市场销售都来自泰德。
集采时,武汉大安已按新注册分类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两家竞争,泰德大幅降价,从此前市场均价60元降到21元,低于大安的24元报价,独家中标。
在扩围采购中,大安只能再次降价,以21元价格中标,争取了部分市场。
集采执行两年后,氟比洛芬注射剂销售总金额和销售数据量都大幅下跌,金额从最高峰的23.5亿,下降到有6.2亿,少了17亿,这种情况让人意外,毕竟这个产品竞争厂家少,且中标价也不算低。

2020年北京泰德的销售额仅有4.6亿,不到最高峰时的20%。
而大安的销售增长也不多,2019年销售额1.5亿,2020年没有增长,占总市场份额的25%。


该品种的各地方销售额都大幅下降,主要省份排名变化不大,但福建在2020年排在全国第二,实属意外。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脂微球制剂,有一定技术难度,研发成本较高,截至目前,仅有武汉大安通过一致性评价。
目前,有7个仿制药申请处在审评审批中。面对急剧萎缩的市场规模,等这些厂家获批上市后,还能抢到多少市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