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医保谈判准入药品落地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目录处处长张西凡介绍说,截至2021年5月31日,谈判成功的92个药品已经在全国8.4万家医药机构有配备,其中定点医院3.2万家,定点药店5.2万家。
随着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医保准入与药品审评审批的衔接日益紧密,国产创新药在获批上市后,将迅速获得医保谈判的资格。
国家医保局组织相关企业报送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主要是为了方便广大患 者及时购买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缓解谈判药品落地难。
本次国家医保局组织企业报送的配备信息共涉及92个药品,均为2020年谈判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
截至2021年5月31日,92个药品在全国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3.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5.2万家。
截至2020年底,全国药店总数(不含连锁企业数量)突破55万,达到553892家。也就是说,配备2020年国谈药品的零售机构约占总数的9.39%。
分品种看,富马酸伏诺拉生片等5个药品在全国32个省份(含兵团)均有配备,73个药品覆盖省份已超过20个。
分省份看,江苏和河南配备药品最多,覆盖89个药品。北京等13个省份覆盖药品数量超过80个,海南、宁夏、兵团覆盖药品数量少于50个,西藏仅覆盖9个药品。
经过2020年医保谈判后,共119种药品(含独家药品96种,非独家药品23种)谈判成功被纳入医保支付乙类范围,随2020年新版医保目录一起,自2021年3月1日开始执行。
与第一批相比,本次报送配备信息的药品数量以及配备谈判药品的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均有大幅增长。
4月30日,第一批共公布了截至2021年4月15日,19种谈判药品的配备机构情况,19种谈判药品在全国3324家定点医药机构有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417家,定点零售药店1907家。
目前,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开发的“医药企业线上报送第二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和“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参考名单查询模块”,并在首页设置访问端口,方便患者查询。
就目前的国谈药品配备情况,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目录管理处处长张西凡介绍道,总体上看,谈判药品配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临床急需药品的配备情况持续好转。与4月份相比,19个临床急需药品配备机构数量从3324家增加至5572家,增幅达68%。覆盖省份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平均覆盖省份的数量从22个增至25个。
二是不同治疗领域药品的配备情况存在差别,肿瘤、慢性病等配备情况优于抗感染、肠外营养等药品配备情况。
三是同期上市的药品中,西药配备机构数量高于中成药。
四是配备机构数量与上市时间呈正相关,上市时间越长,配备机构数量越多。
五是地区间存在差别。东、中、西部地区平均配备药品数量依次递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