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出一则价格整改通知。通知显示,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核查处置2022年7月短缺药品异常价格和配送情况的函》及安徽省医保局《关于2022年7月短缺药品异常价格核查处置情况的报告》要求,对四川美大康华康生产的“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100ml:5mg)”进行价格整改,统一以“1586元/瓶”作为省级采购限价,并要求相关企业在整改后须保障供应、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来源: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
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Mitoxantrone H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是一款肿瘤用药,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对肺癌、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癌、大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睾丸肿瘤、卵巢癌和头颈部癌也有一定疗效。
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短缺药,其在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价格相较于现在低了数十倍,比如2017年其在四川的挂网价格仅为39.28元。然而,在需求猛增的同时,生产企业却在不断减少,目前全国仅有一家企业在生产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即四川美大康华康。
据了解,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之所以一直短缺,主要是因为原料药米托蒽醌的供应长期不稳定。而原料短缺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且容易打击企业积极性,为此,原本国内相关注射剂有16款产品,但到2019年时就有不少停产了。
于是,2020年12月,米托蒽醌注射剂与甲氨蝶呤、垂体后叶注射液、苄星青霉素、新斯的明、硫代硫酸钠等被国家卫健委列入短缺药品清单。此外,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印发的《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
正是因为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叠加,加上“独家”的底气,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价格一路走高,以河北省的挂网价为例,相较于5年前的四川挂网价,涨幅超34倍,而此次安徽省的限价,也比河北省的挂网价基础上还高了206元。为此,盐酸米托蒽醌氯化钠注射液引来了国家医保局和省级层面医保局的注意和监测。
相关资料显示,对于涨价理由不合理、不充分的情况,按照国家医保局曾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政策,如经营者自愿将价格调整到合理区间,应向医疗保障部门提交书面承诺函,并在承诺时间内调整到位;如拒不调整,可视情节采取提醒告诫、发布警示信息、降低信用评价、暂停挂网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