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医药集采平台挂出《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凝血类、心梗类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对该省凝血6项、心梗3项检验试剂集采进行综述性总结。
从官方通报的内容显示:凝血六项共22家企业参加,16家企业产品拟中选,平均综合降幅40.16%,最大综合降幅为49.59%;心梗类三项26家企业参加申报,17家企业产品拟中选,平均降幅57.35%,最大降幅80%,两类产品预计每年可为医疗机构节约采购资金8709万元。

安徽在2021年全国首次进行临床检验试剂(主要是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开创了IVD试剂集采的先河。
2023年1月13日,安徽省再接再厉,又在全国率先完成凝血类、心梗类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
值得行业注意的是,官宣内容明确指出“医院使用的产品如果中选,继续使用原设备仪器和产品,如果没有中选,根据规则选择其他中选企业产品,有效解决检验试剂因“专机专用”集采落地难的问题。”
这一官宣内容直接预示了未来检验试剂专机专用问题影响集采规则以及落地实施基本上在方法上和行动上解决。事实上,另一个集采大项目---江西牵头的23省肝功生化试剂,在专机专用问题上同样得到解决。
专机专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在集采层面获得了成功,对行业更大的影响则在于对营销模式根本上的颠覆。
从前,是设备+试剂+耗材模式,设备当做流量入口,可以1分钱中标,但试剂就需要和检验科好好谈谈。
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集采,还有江西牵头23省肝功生化集采,在加上此次安徽官宣的内容,明白无误告诉行业,专机专用根本不是问题,传统模式将被颠覆,变成试剂为成本项目大幅降价后撬动设备,传统的格局将迎来巨变。
未来医院检验科设备的归设备,试剂的归试剂,于医药分开、技耗分离相对应,IVD领域也面临深刻的变革。
以下是官宣内容:
一是聚焦问题导向,科学遴选集采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安徽省医保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问题导向,在结合临床实际、调研走访、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遴选,将凝血类和心梗类检验试剂的9个项目产品纳入此次集采范围。
二是坚持市场主导,创新价格发现机制
我省在去年开展临床检验试剂集采谈判议价的基础上,采用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进一步优化集采规则。
一是坚持自愿原则,由企业在安徽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自主申报集采检验项目和产品,公示后形成集采产品目录。
二是以医疗机构上一年度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产品实际采购价的加权平均价作为项目限价。
三是企业在接受所申报的项目限价的基础上申报降幅,通过公开竞价模式,确定中选产品。
四是明确采购量,以平台上一年度实际采购量的90%作为首年协议采购量,给企业充分的市场预期,真正体现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三是破解集采瓶颈,科学确定采购单元
明确凝血六项检验项目为一个采购单位,根据六个产品降价空间给予不同的权重,企业在接受整体采购单元限价的基础上,分别申报单检测项目降幅,最后形成综合降幅,根据中选规则确定中选产品,企业六个产品作为一个整体,根据规则统一中选或淘汰。
医院使用的产品如果中选,继续使用原设备仪器和产品,如果没有中选,根据规则选择其他中选企业产品,有效解决检验试剂因“专机专用”集采落地难的问题。
四是合理确定分组,有效保证临床需求
本次临床检验试剂集采,按省医药采购平台上一年度企业产品实际采购金额以及申报产品是否齐全两个维度进行分组,产品齐全、采购金额占90%的主流产品在A组,产品齐全、采购金额在后10%产品在B组,产品不齐全的在C组,比较A、B、C组,淘汰概率逐渐递增,在保证临床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产品合理降价。
本次临床检验试剂集采,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有效挤压试剂采购虚高价格空间,同时降低了企业市场运行成本,净化了流通环境和行业生态,进一步促进我省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安徽凝血、心梗检验试剂集采的分析,可看前文:安徽将再次启动试剂集采,凝血6项,心梗POCT3项,价格预期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