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行业要闻 > 甘肃欲借“前店后厂”模式促中医药产业国际化

甘肃欲借“前店后厂”模式促中医药产业国际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1/24 10:41:27

中医药+文旅”“中医药+互联网”“中医药+龙头企业”“中医药+前店后厂”……23日,甘肃两 会正在进行,中医药再度“出圈”成为热议高频词。
 
“香港厂商会检定中心已于2023年10月落地甘肃定西市、陇南市,接下来我们还将推进甘肃中医药产业大数据中心落地甘肃,甘肃中医药研发中心亦落地香港。”甘肃省政协港区委员、瑞华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国瑞说。
 
“香港人士对中医作为调理和养生的认可度较高,在慢性病治疗领域较受欢迎。”潘国瑞认为,上述中心建立后,“甘肃生产+香港研发、包装、推广”的“前店后厂”模式,将提升甘肃中医药品牌价值,健全全产业链和种植溯源体系,提高中药材国际化、智能化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谭岳衡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中医药是香港和甘肃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两地可以建立中医药产学研基地,更好地结合产业上下游;也可以借力香港规范的标准、联通世界的优势,让甘肃中医药走向国际。”
 
据甘肃省卫健委数据,2023年,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10万亩左右,标准化种植率达到60%;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80万吨,中药材年交易量220多万吨;该省已在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建立16个岐黄中医学院(中心),累计诊疗患者18万人次。
 
在甘肃省政协特邀界委员、澳门甘肃联谊会理事长何萍萍看来,甘肃“中医药+旅游”不应在只局限于国内,应尽快融入国际市场,吸引更多国际顾客,“比如,可以在开发多元化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塑造良好旅游品牌、加大中医药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肾炎四味... 胶囊剂 安徽 2015-07-29
拉米夫定... 胶囊剂 广东 非... 2019-10-11
跌打七厘... 口服普... 黑龙江 2017-05-05
醒脾养儿... 颗粒剂 甘肃 基... 2022-03-17
健延龄胶... 胶囊剂 河北 2010-11-30
仑伐替尼 胶囊剂 湖南 2022-01-24
紫灯片(... 薄膜衣... 沈阳军区 2012-06-15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